中国的发展为金砖国家点亮了希望的灯塔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5年第7期作者:[印度]魏汉(Vikash Kumar Singh)
字号:默认超大|


魏汉

我来自印度,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我的事业发展平台,也成为我不断汲取灵感的源泉。

2007年,我来到北京,怀着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浓厚兴趣,踏上了求学之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在北京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两所高校都是中国极负盛名的学府。如今,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向中国学生介绍印度的语言、历史与文化。

语言是贯穿我人生轨迹的一条主线。纳尔逊·曼德拉曾说过:“如果你用一个人能听懂的语言与他交谈,触动的是他的头脑;如果你用他的母语与他交谈,触动的则是他的心灵。”学习中文不仅为我打开了通往知识的大门,更让我走进了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它让我能够透过中国人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梦想、奋斗与非凡的成就。如今,我也正通过教授印地语,帮助中国学生了解印度的精神内核,增进彼此的理解,消除偏见与隔阂。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在教育、医疗领域,中国不断树立起令世界瞩目的标杆。

在经济发展方面,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成功帮助数亿人口脱贫,在原本缺乏机会的地方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教育领域,如今已有五所中国高校跻身全球前五十强,足以彰显中国对知识与创新的高度重视;在医疗领域,中国的医院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用高效而贴心的服务守护着千千万万人的健康;在科技创新方面,DeepSeek等一系列AI科技成果正在重塑未来,彰显出中国作为全球创新引领者的地位。


当地时间6月27日,文明对话系列活动(金砖专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图为巴西帕卡巴纳要塞乐团在活动现场演奏金砖国家流行歌曲。

这些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为所有金砖国家点亮了希望的灯塔,不断提醒我们:只要有远见、有决心,共同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青年强,则国家强。”如今,金砖大家庭总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而金砖国家青年人口规模庞大,在全球青年群体中占比也极为可观。这背后,则是一股蓄势待发的巨大潜力。

当下,世界正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贫困仍未消除,文盲现象依然存在,失业压力不断上升,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公共卫生危机接连出现。但这些挑战并非无法克服,它们在呼唤金砖国家的青年一代,怀抱同理心、创新与团结精神,挺身而出,引领变革。我们必须放眼世界,把全人类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携手合作,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让我们共同想象这样一个世界:一个能够在经济上扶持弱势群体、而不是只让少数人获益的世界;一个通过教育弥合分歧、而不是加深隔阂的世界;一个科技服务人类、而不是主宰人类的世界。这正是我们要共同建设的未来。而改变,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


当地时间6月27日,文明对话系列活动(金砖专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图为活动现场。

最后,我想引用甘地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们所做的与我们能做的之间的差距,足以解决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我想真诚地邀请每一个人,不妨问问自己:我还能再多做些什么?

未来不是我们被动踏入的地方,而是我们共同创造的方向。让我们携手共创未来,让金砖国家成为和平、进步与共同繁荣的坚实支柱。

[作者:魏汉(Vikash Kumar Singh)|印度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助理教授]

(责任编辑:陶恒)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