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日,2023武汉体育消费周暨武汉体育消费博览会上,长跑爱好者正在领取免费的“勇闯天涯”纪念啤酒。中新社发 李长林/摄
企业公关不仅关乎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维护,更涉及组织内部协调、外部环境感知、利益相关者互动等多个维度。当前,企业公关已经演化为覆盖战略规划、内容生产、渠道布局、关系管理与效果评估的全流程、全要素体系。
在数字技术深度介入社会运行和公众生活的背景下,企业公关实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模糊公关实践与企业其他职能之间的边界,全球传播环境中的文化差异与认知偏差引发高度不确定性,舆论格局日趋多极化,使得危机管理愈发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在公关实践中制定战略规划、构建与积累长期信任、有效参与公共空间议题讨论等能力,已成为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可以预见,未来的企业公关实践将加速向战略传播的方向转型。战略传播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具有目标性、长期性和公共性等特点,强调传播活动应服务于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通过精准的信息传递与符号互动,塑造有利的传播环境和公众认知。它关乎企业如何整合资源、建立信任、提升全球沟通能力,进而实现企业声誉积累、公众信任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目标。而企业公关实践向战略传播的转变则意味着,公关不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附属技术环节,而是贯穿于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全过程的核心机制。
战略传播的目标性:构建品牌信任生态圈
战略传播强调目标性,是以企业的宏观战略为核心,强调传播活动与企业使命、愿景之间的一致性与协同性。企业公关活动不仅是传播行为的技术安排,更应有意识地嵌入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中,构建公关与组织使命之间的有机联动机制。战略传播思维要求企业将公关职能从传统的信息发布,升级为服务整体战略目标的关键机制。以腾讯为例,在公众对技术企业价值导向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腾讯将“科技向善”确立为企业的战略定位,不仅强调了技术进步,更突出了其社会价值导向。
首先,从战略定位来看,“科技向善”已被确立为腾讯的使命愿景,明确了技术发展不仅应追求效率,更应体现社会价值。这一理念推动了企业在产品开发、平台治理与社会责任上形成内在协同。
其次,在组织机制上,腾讯设立“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事业部”,推动跨部门协作,将理念落地为可执行的制度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工智能伦理素养培养机制、开展科技伦理培训、推进绿色运营目标等,使“向善”成为员工日常行为和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再次,在技术与业务层面,腾讯持续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能力应用于公益、医疗、助老、农业和环保等社会场景,推动“社会问题技术化”与“技术成果公共化”。“科技向善”不仅成为技术战略的价值导向,也成为业务拓展的关键牵引。
最后,腾讯通过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搭建技术公益平台等制度化传播机制,强化与外部公众的价值共建。这不仅提升了透明度与社会认同,也赋予“科技向善”以公共议题的引导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由此可见,“科技向善”不仅是腾讯的价值导向,更成为其战略传播思维下的核心组织原则,深度嵌入战略制定、产品设计、员工激励与外部协同等关键环节,从而推动腾讯在复杂舆论环境中建立更具韧性和可信度的公共形象。
战略传播的长期性:以故事化叙事沉淀信任资产
战略传播注重长期性,强调传播实践的长期导向,重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持续管理与组织声誉的稳步构建。所有传播活动都应紧密围绕组织的长期战略目标展开,如提升品牌形象、塑造积极健康的企业理念、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等。在企业公关实践中,企业要通过持续性的话题设置和故事化叙事,提升公众对品牌的认知与情感连接。
雪花啤酒旗下“勇闯天涯”品牌始终围绕积极、进取、挑战的核心精神展开,构建起一条清晰而持续的叙事主线。2005年,雪花啤酒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志愿者作为探险队员,与国内知名科学家及国内外媒体等徒步探索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此后连续多年,雪花啤酒招募并组织探索队,穿越可可西里、挑战乔戈里峰。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情绪张力的活动,持续强化品牌所倡导的积极、进取、挑战的价值主张,并通过持续二十年的系统传播实践,逐步沉淀为品牌的长期资产。
这一叙事在进入城市生活语境后并未中断。自2020年起,勇闯天涯转向赞助全国马拉松赛事,将“挑战精神”从自然极限迁移至都市日常场景。在北京、武汉、西安、合肥等城市的马拉松活动中,品牌与新一代城市年轻人建立起了高频、正向的互动关系。马拉松所象征的“坚持到底”“突破极限”,与早年间的户外探险所传递的精神高度一致,形成了跨时间、跨场景的价值连续性。这种传播路径的演进,既体现了品牌在不同阶段、不同媒介环境下的策略更新能力,也印证了其在始终坚守精神内核的基础上,通过适时调整传播形式与内容,成功保持了战略一致性与传播活力。
战略传播的长期性还体现在对受众关系的深度培育中,并在关键节点通过持续互动优化市场表现、强化组织声誉。2021年河南郑州暴雨期间,著名奶茶品牌蜜雪冰城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宣布捐助,并将物资迅速送往灾区。一位署名“阿桔”的顾客在该品牌门店购买饮品后,留下了五元钱与一张感谢纸条,表示“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丝力量”。在随后的公益活动中,品牌多次以“雪王和阿桔”的名义发布捐款信息,寓意企业与用户共同送出善意。这一延续性做法不仅强化了品牌的情感认同,也体现出传播策略与品牌关系建设之间的高度一致性。“阿桔”逐渐从一个具体个体转化为共享符号,代表所有愿意参与互动、表达善意的消费者。每一次留言、每一杯饮品的购买,都是品牌叙事的组成部分。
2025年蜜雪冰城在香港上市时,“雪王”携“阿桔”形象一同登台,并在致辞中强调:“我们甜蜜的创业故事里,有属于‘奋斗青年’的天道酬勤,有来自合作伙伴们的春种秋收,更有全球消费者和‘阿桔’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公共表达将消费者纳入品牌成长的叙事共同体,体现出战略传播在长期关系管理、双向互动与情感共创方面的深度应用,使消费者真正成为品牌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战略传播的公共性: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价值观
战略传播强调公共性,要求企业通过议题精准设置,持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核心价值观的对外表达。企业在公关实践中,不仅关注组织内部目标的实现,更强调在公共领域中维持良好声誉、促进公众信任,其核心在于公关活动应服务于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和公众议题,促使多元利益相关者在公共议题上达成共鸣,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
2024年,科技型公司高巨创新开展“高巨创新点亮乡村小学AI梦”科技公益行项目,围绕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下沉乡村的核心议题,精准聚焦国家政策支持、社会关注与城乡教育差距的交汇点。活动设计者通过系统化课程与沉浸式互动,让学习者在人工智能教育中获得真实可感的参与体验。而学生收获的积极体验,也有效推动了品牌形象从“技术输出者”向“赋能者”转变。这种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建设、从受赠到共创的转变,体现了企业在公关实践中对高质量、长期性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追求。通过与教育公平、科技普及等社会核心议题的深度绑定,该企业构建起了品牌的良好声誉。
2022年1月10日,华为成都鲲鹏生态基地内展示的相关芯片与核心技术。视觉中国/供图
在公关实践中,企业通过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与传播,并借助公共空间的传播效能,可以扩大话语空间。通过将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乃至社会整体利益相融合,企业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价值认同。例如,华为的企业公关不仅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品牌重构,也主动承担起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话语重构的使命。在《人民日报》的专访中,创始人任正非表示,华为真正要突破的,不只是市场壁垒,更是中国科技在自主研发层面的根本性进阶。
2024年11月28日,广东东莞,华为松山湖基地内接驳人员的小火车在通过园区之间的铁路桥。视觉中国/供图
华为通过持续讲述“被封锁却不屈服”的真实故事,与中国公众之间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共鸣,系统性地塑造了一种超越商业范畴的公共传播框架。在这一传播机制中,品牌不再只是市场标签,更被赋予了民族科技的象征意义,成为推动国家科技突围的重要表达载体。这种传播实践将组织利益、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深度绑定,使华为不仅是一家企业,更成为中国科技现代化的一个符号。
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关实践将实现战略升级。企业公关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超越短期战术思维,以长期战略眼光持续整合传播规划与战略目标,实现企业品牌声誉与业务目标的协同发展。企业公关要能够通过持续的话题塑造、内容建设与关系管理,实现品牌认知的沉淀与公众信任的积累。此外,企业公关还要体现出公共性特征,即企业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融入公共议题,引导多元互动,在构建品牌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从优质品牌向责任品牌的跨越。
背景知识:
企业公关:信息时代的企业必修课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公关已成为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企业,都在通过各种公关手段塑造品牌形象、维护公众关系、应对危机挑战。企业公关的主要职责是协调与消费者、投资者、媒体、合作伙伴以及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帮助企业建立良好信誉,树立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发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与社会氛围,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企业公关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是媒体关系管理。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企业公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与各类媒体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自身的信息,包括产品动态、企业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实践等。企业可以定期向媒体提供新闻素材,邀请媒体参与企业的重要活动,通过媒体报道,提升企业的影响力。
二是公关活动。策划和参与各类活动是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公关方式。企业可以举办新品发布会、主题活动等,邀请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媒体记者和消费者代表等参加,借助活动的影响力传播企业信息。
三是危机公关。企业面临负面事件或危机时,迅速、有效的危机公关至关重要。一旦危机发生,企业应快速响应,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表明企业态度和处理措施。同时,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将危机对企业形象和声誉的损害降到最低。同时,企业还应及时做好舆情监测等工作,了解公众关注,以进行精准、有效回应。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运营也已成为企业公关的重要手段。企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发布多样化的内容,包括图文、视频、直播等,与消费者进行实时互动。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企业的品牌信息能够迅速扩散,实现精准营销。除此以外,企业公关还可以进行议题设置,吸引用户对品牌持续关注,也可以帮助企业家打造个人IP等。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公关行业的运作方式。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应用于企业舆情监测、内容生成、策略制定等多个方面,提升企业公关的效率和精度。
如今,企业公关已不再是简单的宣传推广,而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艺术,需要企业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和情境灵活调整策略,以实现良好的公关效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传统的媒体关系管理、事件营销,还是数字化的社交媒体运营、舆情监测,或是新兴的AI公关等,其核心都是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传播,建立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企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公关这门必修课,不断创新公关策略和方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作者:赵小曼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赵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