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佟楼三合里杨柳青画社年画工作室内,木版年画雕刻师手握刻刀,俯身在一块梨木板前,全神贯注地进行最后的雕刻。一刀一笔、方寸之间,朱砂、藤黄、石绿在宣纸上晕染出盛世欢颜。当色彩明艳的年画穿越时空,在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的射灯下焕发光彩,人们依稀可以听见童子在画中嬉笑、门神在檐角低语,望见木纹深处镌刻的民族记忆正悄然苏醒。
色彩的狂欢:水墨丹青中的生命礼赞
杨柳青年画的调色盘里住着整个民族的欢庆。匠人们从初春的桃蕊中提炼出胭脂红,在盛夏的莲蓬里萃取出石青色,秋日的银杏叶沉淀成明黄,冬日的雪野凝结为素白。这些天然颜料在画师笔下化作跳跃的精灵:门神铠甲上的金箔闪烁着太阳的光泽,娃娃肚兜的朱砂红映着炉火的温暖,寿星袍服上的石绿流淌着春天的生机。
杨柳青年画《莲年有余》
一提到杨柳青年画,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莲年有余》中那怀抱大鱼、人见人爱的大胖娃娃。年画中的“鱼”是“余”的谐音,代表财富有余;“莲”是“连”的谐音,合起来就是“连年有余”,也称“年年有余”,表达了老百姓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在《莲年有余》的经典构图中,色彩的交响达到极致。红鲤的鳞片用红色层层晕染,仿佛刚从运河里跃出,带着粼粼的水光。娃娃红扑扑的脸蛋透着蜜桃般的绒毛质感,莲叶的翠色从叶脉向边缘渐变,如同晨露在叶面滚动。这些饱和到几乎要滴落的色彩,正是农耕文明对丰收最直白的礼赞。
杨柳青年画的画师们深谙色彩的心理魔法。在杨柳青年画的斑斓世界里,钟馗是一个极具张力的文化符号。他既是怒目执剑的驱邪判官,又是庇护家宅的镇宅财神,其形象通过色彩碰撞与符号隐喻,将民间对平安富足的祈望升华为令人震撼的视觉盛宴。钟馗的服饰常以大红色为主调,他身着龙纹官袍,朱砂染就的衣料仿佛烈焰,象征炽烈的驱邪力量。这种用色传统源自古代门神画的视觉逻辑,形成视觉与心理的双重冲击。钟馗怒目紧盯的蝙蝠(“蝠”谐音为“福”),则将“福”的意象与驱邪功能巧妙融合,形成“以武护福”的深层表达。画师遵循“软靠硬,色不楞”的口诀,将大红、明黄等“硬色”与青灰、淡粉等“软色”交错使用。钟馗红袍配以石绿腰带,既符合“红配绿,看不足”的民间审美,又暗合五行中“火生土”的祥瑞观念。金箔的运用更让铠甲闪烁日光,赋予其神性光辉。
图式的密码:民间智慧里的宇宙观
杨柳青年画的构图暗藏玄机。匠人们将太极的阴阳之道化作视觉符号:门神画中,秦琼持锏为阳,尉迟恭执鞭属阴;《和合二仙》里,寒山持荷花(“荷”谐“和”),拾得捧宝盒(“盒”谐“合”),二人笑靥相对,构成完美的阴阳平衡。这种对称美学不仅带来视觉愉悦,更暗合“天地合而万物生”的古老哲学。
杨柳青年画《福善吉庆》
谐音双关是解码年画寓意的“密钥”。年画《福善吉庆》就是以画面中几种实物的谐音命名的。飞舞的蝙蝠及盘中盛放的佛手谐音“福”;团扇和蕉扇都是“善”的谐音;右侧娃娃手握之戟和床上的柑橘谐音为“吉”;“庆”,则指戟上所系的玉磬。就连边框纹样都独具匠心:回纹象征福运绵延,云纹寓意平步青云,万字纹昭示万世昌隆。这些巧思将汉字特有的同音性转化为丰富的视觉符号,创造出独特的隐喻系统。再如,年画《太师少师》描绘娃娃与双狮嬉戏的场景,太师与少师是古代的高位官职,“狮”“师”音谐,故以大狮子喻太师、小狮子喻少师,用来祝颂建功立业、步步高升,寓意鲜活有趣。
杨柳青年画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画中的景物承载着美妙情感与独特意象。平安、健康、富裕、成就……这些美好的期冀,往往借助画中的植物、动物、宝物与神兽来传达,含蓄而又浪漫。年画《福寿绵长》中,描绘两名儿童采集瓜果、开心而食的欢乐场景。画面中的果实成熟、硕大多子,借喻岁物丰成、仓箱可期的景象。榴开百子、瓜瓞绵绵,暗喻子孙昌盛、生生不息,与象征长寿的仙桃共同组成福寿绵长的美好祝愿。
杨柳青年画《凤凰来仪》
在年画《凤凰来仪》中,彩凤仪态优雅从容,两童子奉瑞草与之亲近,人与禽鸟恬然相安、和谐融洽。凤凰逢盛世而出,是祥瑞的象征,常比拟经世济民的圣贤君子。作品借物喻人,称颂修身律己的君子之道,亦含勉励期许之意。
梦想的图解:美好生活的浪漫表达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年画用五彩缤纷的画面构筑起绚丽动人的梦境,承载起先民们对幸福的渴望和期盼,装点着他们平凡的生活。
财富是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杨柳青年画创作中民众最喜闻乐见的题材。在年画《文武财神》中,文武财神从天而降,引来无数奇珍异宝投向庭中的聚宝盆,盆中堆金叠玉、光芒四射,纳福的人们应接不暇,忙着拾捡遍地的财宝。作品以“财神”为题,表达了人们期盼财神到家、大吉大利的美好愿望,画面中的聚宝盆瑰丽辉煌,绚烂色彩与雅致造型令人过目难忘。
年画《年年大有》描绘的是年逢大有、五谷丰登,家家户户招财进宝、祈福纳祥的兴盛气象。画面中是一户殷富人家的院落,户内仓柜充实,堂前奇珍异宝堆盈罗列,宝马钱龙在宝物前盘旋游走。空中彩云缭绕,仙人乘龙跨凤,手执“凤舞文昭世,龙飞大有年”的对联,降福人间。家族人丁兴旺,堂下儿童绕膝承欢,男女主人在家中尽享财源滚滚、金玉满堂的无穷富贵。画师刻画人物、建筑、珍宝、器物极其细腻精致,将大有之年繁华、富足、喜庆的火热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
《金鱼双美》是一幅杨柳青年画“粗活”作品,绘工来自民间,作品用色单纯强烈,粗犷泼辣,不滞于形骸之内且意趣充沛,体现着民间版画特有的审美追求。画中两个娃娃在莲塘边抱鱼嬉戏,一坐一卧,几乎占据整幅画面。娃娃粉面朱唇,活泼壮实,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两条大金鱼在娃娃怀抱之中活灵活现,憨态可掬。题为“金鱼双美”,蕴含金玉满堂、两全其美之意。
杨柳青年画《仕女游春》
生活中的美被年画画师敏锐捕捉到,并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传递给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传统社会全民性的美育启蒙。年画《仕女游春》描绘了一幅妙龄少女结伴漫步园林的美妙场景。春和景明、草木生发,画中仕女或执团扇回首顾盼,或捧花篮眉目传情,人物面容娇美如出水芙蓉,身姿婉约若柳丝扶风,构图绚丽饱满,呈现出动人的闺阁雅趣。作品以“春天”借喻“青春”,通过对春花春景的描绘抒发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传达出画师对生命之美的理解与追求。
美好的生活总是与家庭幸福和睦紧密联系在一起。年画《瑞雪丰年》记录了旧时人们家居生活的欢乐瞬间。时逢岁暮,天降瑞雪,家中的孩童怎会辜负这冬日里难得的游戏良机,冒着严寒结群而出,在庭院中堆砌雪狮。画面中庭院宽阔,亭台错落,显示出家境优裕富足。家中人丁兴旺,孩童们长幼相宜,分工有序,体现出良好的家风与和睦的氛围。几树寒梅凌寒绽放,为温馨美好的燕居场景点缀出几分恬淡雅致的文人意趣,令观者悠然神往。
杨柳青年画《庆赏元宵》
年节意味着团圆与收获,是美好生活的真实体现,对于终日辛勤劳作的人们而言,没有什么能比年节更让人期待了。年画《庆赏元宵》所表现的就是节庆中阖家欢乐的幸福场面。画中的男女老少敲锣打鼓,人人尽情欢奏,共庆元宵佳节,庭院内张灯结彩,凸显烟火繁华的市井气息。作品洋溢着欢乐与活力,完美地捕捉了喜庆祥和的年节气氛。画面上方有画家高桐轩题诗:“金吾不禁逐年新,鼓吹昇平共闹春,最好家家饶乐趣,买灯三日更欢欣。”诗词饱含太平有象、阖家幸福的美好祝愿。
清晨,当博物馆展厅内的灯光渐次点亮,这些历经百年的神秘梦境被再次唤醒,梦中的场景、角色依旧鲜活,向走近它的每个人诉说以往,抚慰心灵。
(作者:安子宁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
(责任编辑:赵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