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与南方国家的代表,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发展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从最初的五国共识出发,金砖合作不断走深走实,逐步构建起涵盖经济、金融、科技与人文等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在全球传统秩序受到冲击,安全风险显著上升背景下,金砖国家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金砖精神,积极拓展全球南方发展空间,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国际发展新格局。
金砖国家合作的演进历程
金砖国家合作历史发端于21世纪初全球经济与政治秩序深度调整的背景之中,其根源为新兴市场国家在发展路径上的认同趋同,与对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多边合作机制共同诉求。
2001年,高盛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BRIC)概念,用以指称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这四个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虽然该概念最初主要用于经济市场分析,但随着这四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上升,各方推动共同发展的合作意愿也日益增强。2006年,四国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标志着金砖国家开始从理论构想走向现实实践。2009年,首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明确提出推动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极世界,标志着金砖国家开始以集体形象参与全球治理。
2010年,南非正式加入其中,“金砖四国”扩展为“金砖五国”(BRICS),涵盖了亚洲、欧洲、南美和非洲四大洲。随着合作领域的深化,金砖国家逐步迈入制度建设和功能拓展阶段。在2014年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五国共同决定成立金砖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此后,金砖国家的合作议题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延伸至数字经济、清洁能源、气候变化、跨境支付、人文交流等多个层面,体现出高度的合作适应性与议题包容性。在全球事务治理上,金砖国家不断在联合国、G20等框架下协调立场,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积极发出声音,推动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努力提升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能见度与影响力。
2021年是金砖国家概念正式提出20周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迎来新发展阶段,逐步从区域性合作机制转向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协调平台。2023年,金砖国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峰会达成扩员共识。2024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成员国“扩容”至10国,显著提升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全球代表性与资源整合能力,开启“金砖+”新阶段。同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启幕,这是金砖国家历史性扩员后的首次峰会。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成为金砖国家中首个东南亚国家正式成员。金砖国家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金砖成员国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中东、拉美等地区,覆盖了多个拥有不同文明体系、发展模式与能源结构的国家,形成了全球南方国家联合自强的制度联盟。
当地时间7月7日,巴西里约热内卢,金砖国家峰会现场。视觉中国/供图
2025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与会各方围绕“加强全球南方合作,推动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治理”这一主题展开深度探讨,就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合作、全球卫生合作、能源转型、人文交流、和平利用外太空等议题,表达了金砖国家的一致立场。并强调将对现有机制作出调整,以确保金砖机制高效运行、响应迅速、开放包容、基于共识。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金砖国家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金融、文化与人文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青年沟通、智库交流、职业培训等具体机制渠道持续拓展。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向深向实的趋势,也是对全球南方现代化发展诉求的系统性回应。同时标志着以全球南方国家为主导,基于平等、协商与合作的新型国际合作范式正在成形发展,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金砖国家得以行稳致远的机制特征
当前,全球格局正经历深刻演变,国际社会对新型合作平台与发展模式的需求不断上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顺应时代趋势,持续拓展功能边界,从最初的五国协作演化为全球南方合作的核心枢纽,在经济协同、治理模式、议题设置与文明互鉴等方面形成独特合作特征,逐步构建起多边共赢、南南共进的新型国际合作格局。
经济协同:以发展互补构建制度平台
经济合作始终是金砖国家机制中最具可见性和持续性的成果代表。作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集群,截至2024年10月,金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6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30%,人口总数占全球45%以上,贸易规模约占全球总额的20%。同时,金砖国家之间展现出显著的经济互补与共同发展趋势,即资源出口国与制造业大国、能源供给国与消费大国之间形成协同效应。通过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等机制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技术共享与发展合作,为培育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全球贸易生态体系夯实基础。
模式创新:以均衡参与建设国际秩序
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方面亦展现出高度的模式创新与战略引领。在组织机制上,金砖国家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精神,倡导成员国在公平协商基础上形成制度共识,体现出不同于传统西方主导机制的模式逻辑。在多边机制构建中,金砖国家共同主张推动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卫组织等关键机构的结构性改革,强调扩大南方国家在其中的代表作用,推动包容性、平衡性、非条件性的全球治理导向。金砖国家的合作实践已超越集团本身利益诉求,着力构建不同于传统南北分立的全球治理模式,致力于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议题拓展:以南方共识回应全球挑战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一个显著成效是议题设置能力持续增强,并逐步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展诉求的重要表达平台。从最初的金融、贸易和发展问题开始,金砖国家合作议程已逐步扩展至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气候变化治理、数字主权保护、粮食与能源安全、公共卫生合作等多维新兴领域,形成了跨国别、跨地区、跨层级的议题联动机制。2025年里约热内卢峰会强调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呼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缔约方所有国家恪守其现有承诺,维持并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这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更具可行性与公平性的发展空间,也标志着金砖国家正日益成为全球发展的议题提出者与规则倡导者。
文明交流:以平等互鉴铸就人文桥梁
金砖国家始终强调人文交流对增进相互理解、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尊重文化多样性。这体现出该机制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推动全球人文互动与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尽管金砖成员国在制度类型、发展阶段和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异,但在反殖民传统、发展自主性诉求、民族复兴愿景等方面具有高度共鸣。这种文明底色使得金砖合作不以单纯的经济指标作为评判成果,而是聚焦构建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从单一的“经济起飞”转向“人的全面发展”,从传统的“西方路径模仿”迈向“多元文明路径探索”,金砖合作的人文主张为全球南方国家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理念参考,同时为提升全球南方在国际秩序中的角色与地位提供了文化支撑。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2日,2024年金砖国家运动会开幕式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举行。视觉中国/供图
金砖国家继续走深走实的未来展望
面向未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仅将在重塑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也将推动国际发展理念由单一趋同走向多元共生,并以包容性文明观念回应日益紧张的全球文化分裂,成为引领南方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走向协调发展、和平共处与共赢合作的重要力量。
促进全球治理更加平衡完善
目前区域武装冲突时有发生,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再次抬头,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在此背景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持续推进,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更加包容、多元、平衡的制度性参与路径。金砖国家支持对联合国包括其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使之更加民主,更具代表性、效力和效率,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成员中的代表性,以应对普遍的全球性挑战,扩大全球南方的发言权。从合作轨迹来看,金砖国家机制并非仅单纯追求成员国数量的扩大,而是更关注对于全球治理理念的革新与制度规则的重构,着力推动形成多边共治、协商优先的国际发展新格局。这不仅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南方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更多的经验参照与平台保障。
引领国际发展范式更新升级
长期以来,现代化发展理论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而在合作实践中,金砖国家结合本国资源禀赋、社会结构与历史传统,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模式,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体现了全球南方国家在现代化道路选择上的集体智慧与实践创新。在2025年里约热内卢峰会中,与会各国重申对金砖精神的承诺,决定将在扩大后的金砖机制下进一步加强合作,呼吁通过促进和平,构建更具代表性、更加公平的国际秩序,重振和改革多边体系。这些理念反映出金砖国家正立足自身发展阶段与现实需求,探索一条兼顾效率与公平、增长与可持续、国家与社会协调的现代化道路,逐步摆脱对西方发展范式的路径依赖,强化自主性与内生发展能力。未来将有更多源自金砖国家的发展理念、创新制度与合作模式不断涌现,持续推动国际发展范式的更新重塑,助力全球现代化进程朝着更加多元、公正与可持续的方向演进。
2024年10月27日,江西宜春,来自金砖成员国的国际青年代表在宜春美术馆参加袁州区非遗画展“寻迹•非遗”活动,与市民交流剪纸作品。视觉中国/供图
推动人类多样文明和谐共生
金砖国家合作得以行稳致远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其倡导的文明观念具备包容性与多样性。金砖成员国分别承载着儒家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伊斯兰文明、非洲本土文化与拉美天主教传统等多元文明谱系,这种文明多样性不仅未造成冲突,反而成为成员国彼此理解、相互认同、深化合作的重要基础。金砖国家共同发出反对文明冲突、倡导文明平等与互鉴的集体声音,彰显了全球南方国家对文明自信与历史自觉的集体回归。金砖机制将文明交流嵌入经济发展、安全合作、治理协商等多层面议题中,突破了传统单一经济领域的合作逻辑。一方面通过推动人文交流、教育合作、媒体互联等形式,建立多元互动的文明对话渠道。另一方面,鼓励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参与全球知识生产、推动自主叙事,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话语结构。在文明共生的理念驱动下,金砖国家正致力于构筑超越经济利益、融合价值理念的命运共同体,增强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战略信任,为全球和平与安全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王珩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党委书记;于桂章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