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实践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4年第7期作者:林勇新
字号:默认超大|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所用深水水下中心管汇入水瞬间。(视频截图)视觉中国/供图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从人类共同发展的视野与时俱进地科学回答了“如何正确认识海洋,如何可持续利用海洋”的时代之问,为全球海洋治理指引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方案。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明晰了人类对海洋正确的战略认知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阐明了地球与海洋、人类与海洋、不同国家与海洋三对关系。

  首先,海洋是地球的有机组成。海洋、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1%、29%,差异显著。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从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整体系统的视角,揭示了海洋与陆地的统一性,即二者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关联性,在生命孕育、物质循环、生态平衡等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这无疑是对仅仅将海洋作为客体看待的观念的超越。

  其次,人类与海洋应是和谐共生的关系。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根据联合国报告,全球超过30亿人的生计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是人类食物及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海洋生物占地球生物多样性的80%,每天为全球数十亿的人口提供食物。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鱼品占全球人口蛋白质摄入量的17%。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可燃冰、锰结核等能源和矿产资源,在全球能源和矿产资源供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全球约80%的货物依赖海上运输,海洋是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平台。此外,海洋是发展海洋产业吸纳就业、海洋科技创新研发、发展海洋休闲与旅游乃至孕育海洋文明的重要载体。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持续加剧,对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全球海洋治理的赤字正持续扩大。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海洋命运共同体恰是解决全球海洋治理问题的新理念、新路径,倡导人类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方式与海洋互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位于西沙宣德群岛的七连屿(视频截图) 视觉中国/供图

  第三,以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寻求解决全球海洋治理的困境。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囿于陆地发展空间受限,世界各国纷纷转向海洋寻找资源和发展的空间、挖掘经济增长潜力。部分国家为了在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益分配中占得先机,不断谋求扩大自己的管辖海域或向深海争夺资源,由此引发了“蓝色圈地运动”。岛屿归属、海域划界、渔业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分配等议题频繁成为全球政治的热点问题。由于海洋的流动性和联通全球的特性,全球海洋治理与国际合作的需求越来越大。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立足全人类对海洋的共同责任,立足求大同存小异,超越零和博弈的对抗思维,聚焦合作,以互利共赢力争实现海洋公共产品供给的提升和治理规则、机制的有效运作,从而真正破解全球海洋治理条块化、碎片化的问题。

  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知行合一

  实践是理论之源。“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并融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始终着眼于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并在海洋治理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

  第一,通过政治对话与合作维护海洋的和平安宁。海洋是全人类共有资产,共同利益所在。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不同国家或组织可以平等参与、共同协商全球海洋治理议题,而不是单一、少数声音说了算。从实现路径上看,共商无疑有利于不同主体通过政治对话增信释疑、凝聚共识。此外,中国也主张通过政治对话解决海洋争端。比如作为南海争议的当事方之一,中国倡导以“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依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妥善解决,而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中国已经分别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建立了海上问题双边磋商机制,以期实现南海争议与海洋事务合作的“隔离”。与此同时,中国充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持续为国际社会提供海洋航道测量、海上导航服务、海洋气象预报、海洋卫星通信、海上安全保障和海上医疗保障等海上公共产品。如,自2008年执行首批护航任务以来,中国海军共派出46批护航编队、150余艘次舰艇、3.6万余人次官兵,为72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助力亚丁湾、索马里这个“世界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又如,中国积极履行《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在北纬10度以北,东经124度以西的南中国海搜救责任区和西北太平洋共管搜救责任区,持续开展海上搜救力量建设。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视觉中国/供图

  第二,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根基。随着中国对海洋认知的深入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2013年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日趋着眼于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陆海统筹”成为海洋战略和海洋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主基调。中国依托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建设,循序推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具体而言,中国重点推动深水、绿色低碳、安全、智能等海洋重点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核心装备研发,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洋高技术服务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洋交通运输等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23》显示,中国海洋创新指数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4—2021年,年均增长率为4.99%。同时,中国积极与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各国和国际组织建立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蓝色伙伴关系,通过海上互联互通建设,搭建海洋合作平台,持续深化海洋经济合作,推动区域蓝色经济一体化。


2023年7月18日,2023年福州闽江内港区水上综合应急演练在福州马尾海域举行。图为演练现场救助直升机将“落水”人员转移就医。视觉中国/供图

  第三,将海洋生态保护作为海洋事业发展的前提。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海洋政策的主要立足点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新时代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国持续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落地,如:2024年1月1日施行的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重点完善了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发起“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共享先进的海洋技术和管理理念,保护深海生境;推动设立“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金砖国家协调中心并协调金砖五国共同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持续在周边海域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和在部分公海重点渔场实行自主休渔措施,保护鱼种多样性和可持续繁衍生息;探索形成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等等。中国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能力建设方面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并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科学引导形成生态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动清澈蔚蓝成为全球海洋事业发展的底色。

  第四,海洋文化交融互鉴,筑牢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支柱。海洋文化是海洋事业发展的精神命脉。人类开发海洋历史源远流长,全球不同地区分别形成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海洋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开拓创新、外向进取、多元和谐的特质,鼓励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洋文化交流与互鉴,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促进不同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海南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特色鲜明

  海南地处南海前沿,受权管辖南海。近年海南立足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岛屿经济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积累了经验,呈现了特色。如海南先后举办了滨海蓝碳科学与应用国际会议、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等涉碳国际研讨会,在海洋生态文明及推动国际蓝碳合作等方面,探寻合作的新思路和新路径。海南在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禁塑”行动、打造“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大力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博鳌镇东屿岛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等推动社会经济低碳转型的标志性工程或行动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岛屿经济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作者:林勇新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慧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