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方桌、一团金丝、一把剪刀,一把镊子、一管胶水、一张底板,一双巧手、一段时光、一个作品……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在非遗“守艺人”张晓锦一番娴熟操作下,柔软的金丝被“掐”出各样的花纹轮廓,配以天然的矿物质釉料填充在花纹内,使得作品色彩明亮饱满,具有极强的立体效果。观者在丝丝点点中感受掐丝珐琅工艺之精湛,见证传统掐丝珐琅工艺独特之魅力。
濠城环秀志,景泰照盈斛。珐琅工艺自元代由阿拉伯地区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因在明代景泰年间盛行,且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被赋予了“景泰蓝”的美称。
张晓锦正在制作掐丝珐琅画。孟宇/摄
一幅掐丝珐琅作品的诞生,通常需要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等7项繁琐复杂的工序,张晓锦说,沉下心、坐得住,是干这个行当的基本功。
而她,在这里一“坐”就是20年。
张晓锦正在为掐丝珐琅画《锦鲤》点蓝。孟宇/摄
初见张晓锦,她正在伏案创作。只见她左手捋着金丝,右手中的剪刀和镊子流畅切换,一弯一绕、一点一掐间,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数小时后,一幅草原美景《蒙古马》已跃然眼前:勇猛威武的蒙古马神采奕奕地驰骋草原,魁梧健壮的牧人挽弓搭箭射向远方。
“只要工作开始,我就会专注手里的活儿,常常忘记时间,忙活到凌晨。”张晓锦表示,制作一幅掐丝珐琅画所需时间往往由手艺人技术、画幅大小、画面复杂程度等决定,短则几日,长则数月,这对创作者的创造力和耐力是极大的考验,每当作品完成后也特别有成就感。
张晓锦掐丝珐琅画作品《百鸟朝凤》 孟宇/摄
“用金丝勾勒出作品的轮廓,用釉料填充成亮眼的色彩……”在对一幅幅令人惊叹的掐丝珐琅艺术作品的介绍中,张晓锦向记者分享了她的成长故事。“高雅生动、色彩斑斓、流光溢彩,掐丝珐琅画令我眼前一亮,并为之着迷。”张晓锦说,她与掐丝珐琅的缘分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在2005年的一次美术展览上,张晓锦近距离观赏、接触到了掐丝珐琅,便被其深深吸引。随后她便拜师学艺,先后跟随国家一级美术师毕志勇等多位老师学习,并前往河南、山西、河北等地交流。随着技艺不断精进,2018年7月,张晓锦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部分作品被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收藏并展出。此外,她还与当地学校合作设立“掐丝珐琅画——非遗文化进校园”功能室,引导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传统技艺,培养代代相传的“守艺人”。
张晓锦掐丝珐琅画作品《盛世锦鲤》 孟宇/摄
了解愈多,迷恋愈深。张晓锦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以及这门技艺的历史变迁。“掐丝珐琅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品,在保留传统景泰蓝工艺中掐丝、点蓝等工艺的基础上,汲取国画中的工笔手法、油画中的色彩渐变等多种绘画技巧。与传统的景泰蓝制作方法相比,掐丝珐琅画不用制胚、烧制和打磨,拓宽了适用的材料载体和创作的表现形式,因此被称作‘不用烧的景泰蓝’。从宫廷走向民间,从景泰蓝到掐丝珐琅画,是改良与创新,更是延续和传承。”
诗情画意的山水图、栩栩如生的人物图、有趣可爱的动漫卡通图,精美实用的杯垫、摆件、手机支架……近年来,张晓锦陆续创作出多种类型的作品,件件都是工艺精良的佳作。“这幅《八骏图》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等元素点缀其中,奔腾的骏马,生机勃勃,给人奋进的力量,令观者在欣赏之余,引发美好的联想与遐思。”
细腻的金丝勾勒出千姿百态,斑斓的珐琅交织出如诗如画的绚丽景致。“别看它简单,其实这金丝掐成的花样、填充珐琅的釉彩,都需要美学的沉淀,更要细致和耐心地反复打磨,绝对是慢工出细活。”
张晓锦掐丝珐琅画作品《花鸟》 孟宇/摄
在设计上,张晓锦从不墨守成规,一直尝试把不同的艺术风格融入掐丝珐琅作品的创作中。“将北疆文化元素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可以赋予作品全新的审美效果,兼具传统工艺的古朴、北疆文化的创新,同时又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张晓锦说。
辗转经年,掐丝珐琅画至今已有600多年的传承历史。因工艺复杂,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晓锦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既是一门传统的古老技艺,也是当下呈现北疆文化的一个良好载体。我们不断创作出能够代表内蒙古地区精神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大胆构思,将一些手艺、技艺运用在掐丝珐琅画上,既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又加入北疆文化内涵,以现代材料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出体现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北疆文化生态观的作品,使掐丝珐琅画融入我们当地生产生活中、融入大众文化之中,在传承发展中推动北疆文化繁荣。”
百年传承,千丝点染。数百年前,工匠们笔墨铺展,掐丝勾勒,点蓝烘烧,谱写了一首铜与火之歌;数百年后,工匠人妙笔生花,潜心钻研,创意涌现,再续传统工艺的美与浪漫。掐丝珐琅不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艺术表达手段、设计形式,让非遗技艺为赓续北疆文化脉络、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唱响北疆文化品牌贡献力量,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
(责任编辑:张语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