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明中都:隐入尘烟的皇故城遗址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4年第5期作者: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
字号:默认超大|


明中都中轴线航拍图(镜向北)

  凤阳明中都位于淮河中游南岸的安徽省凤阳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家乡悉心营建的都城。历时6年、举全国之力建设的明中都,罢建时已“功将完成”。三重城垣、宫殿、坛庙、中央官署、军事设施等建筑基址,与路网、水系及建城时的窑址、石料厂等工程遗存,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明中都遗址群。作为明王朝精心修建的第一座都城,凤阳明中都是南京明故宫和北京故宫建设的“蓝本”,被称为“明初三都之首”。虽然地位和影响力不及后两者,但明中都仍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揭开面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下诏立临濠(今凤阳)为中都,着手在家乡打造大明帝国都城。然而,至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功将完成”之时,朱元璋却突然“诏罢中都役作”。由此,这座封建帝王宫殿结束了兴师动众而又短暂的修建,被世人遗忘了600多年。明中都的兴废,均源于朱元璋的个人情感和政治考量,也成为朱元璋一生的遗憾。此举在《太祖高皇帝实录》里没有明确记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然而,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巧合。时隔600年,整整10个甲子后,196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历史地理学家王剑英来到凤阳的教育部五七干校,当地非同一般的古城遗迹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持续的田野调查,他逐渐意识到,这座古城应该就是史书中很少提及的明中都:虽然营建未完成,但都城的轮廓已然形成,城垣、宫殿、坛庙、公侯宅第等多数遗址留存至今,构成了庞大的明中都遗址群。

  于是,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王剑英开始潜心研究凤阳明中都。整整6年,他用脚步和自行车轮丈量尺寸,手绘明中都城,研究明中都的铭文砖、望柱、石栏板、石雕,分析午门、城墙等遗址现状。1975年,王剑英的第一本明中都研究著作——《明中都城考》问世。1982年,他又出版了《明中都遗址考察报告》。随着王剑英步步深入的研究,明中都遗址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推动了学界对于明中都的全新、全面的认识。同时,在他的呼吁和影响下,明中都遗址保护工作也逐步展开。1982年3月,国务院公布“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剑英花费6年时间绘制的明中都布局图

  皇城重现

  明中都城为典型的三城相套格局,最内为皇城,次为禁垣城,外为郭城。皇城呈长方形,面积约84万平方米,比北京故宫还大12万平方米;开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禁垣城近长方形,面积约3.8平方公里,开四门,南为承天门,北为北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外郭城近扁方形,于西南角向南凸出,将凤凰咀山括入,面积约50平方公里,原规划有十二门,罢建后缩减为九门,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完成建设。


明中都宫城和禁垣范围航拍照(镜向北)

  明中都宫城内的宫殿用料极其奢华、雕刻极为精美,遗址中出土的石、砖、瓦等建筑材料,更显示出恢宏的皇家气派。宫城内外建造了一批礼制祭祀建筑,即坛庙。祭祀建筑配置齐全,包括社稷坛、圜丘(天坛)、方丘(地坛)、日坛、月坛、山川坛、太庙、历代帝王庙、开国功臣庙、城隍庙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巩固皇权、彰显皇帝权威神圣性和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在都城建设中都是优先考虑。除此之外,还建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等一批官署建筑,以及钟楼、鼓楼、中都国子学、凤阳府治、凤阳县治等市政建筑和为保卫京师设置的“八卫一所”等军事设施。

  清初曾有诗文描述明中都城当时的盛况:“中都丰镐遗,宫阙两京陟。千里廓王畿,八屯拱宸极。”诗的大意是,像丰镐一样的中都,宫阙比两京还要壮美,扩地千里以为王畿,八个卫所四周拱卫。

  上承宋元 下启明清

  明中都是明初首个按京师规制营建的都城,对明清南京、北京的城市规划有着很大的影响。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的形态,因史料记载不详而一直成谜。2015—2023年的考古发掘,廓清了明中都前朝主殿及附属建筑的布局,极大地推进了对明中都的认识和研究。

  明中都考古工作站站长王志介绍,考古发掘完整地揭示出明中都前朝区宫殿基址及部分附属建筑的布局,从磉墩复原的建筑布局在宫殿形态上与元大都和北京故宫都存在相似之处,可以认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形态,从而在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作用,增添了中国古代都城由宋元向明清转变的关键环节的资料。

  明中都主体宫殿对元代宫殿制度、规划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并对明代南北两京宫城规划模式的生成过程产生的深远影响,对开展明初南京、中都、北京三都的宫殿建筑及其制度文化比较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也充分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前殿中心黄土台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都城择中、选址的规划营建思想与实践有着研究价值。对各组建筑地上、地下结构的探索和对夯土营建次序与工艺特点等的关注,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宫殿、涂山门遗址发掘是城市考古、建筑考古的重要实践,为研究明初官式建筑选址、布局和“土作”“石作”等营造技术增添了宝贵资料。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认为,明中都皇城宫殿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于研究我国自唐代以后皇城中心建筑区的制度性演变具有重要价值。明中都近期的考古工作成果清楚揭示了前朝宫殿区西侧的建筑布局,其中朵殿的发现十分重要,其使用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探查。考古发现的内金水桥桥址与河道系宫城重要建筑功能区,其学术价值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功能,为探究宋元时期宫城的内金水桥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保护与利用

  2012年12月,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保护明中都,凤阳县按照“依法依规、让利于民”原则开展明中都遗址公园项目区房屋征迁工作,至2017年5月,核心区居民已全部外迁安置。

  2015年起,明中都开始了连续性的科学考古。至2023年,考古勘探面积达210万平方米,共发掘面积16000余平方米,主要围绕以前朝宫院为核心的中轴线、城墙和城门体系、水系路网开展工作。先后发掘了前朝区宫殿组群、承天门、涂山门、内外金水桥等遗址,并在明中都遗址的文物修缮工程中进行了东华门、东南角台、东北角台、西华门城台顶部和午门门洞内甬路的清理,开展了护城河、涂山门、午门马道等的发掘,获取了丰富的资料,取得重要发现。通过发掘,不断地揭示出明中都城内各组单体建筑的布局、形制、结构和建造工艺,为遗址公园的建设,为各类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明中都午门

  “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春已至,花已开,明中都城已成为凤阳人民的城市后花园。从洪武门到玄武门6.17公里的明中都中轴线已清晰呈现;从鼓楼到钟楼3公里的副轴线上,明中都城隍庙、开国功臣庙、历代帝王庙等古建筑成为解读明中都的城市密码;“游中都 读明史”系列研学活动受到各地中小学生的喜爱……明中都遗址积淀下的深厚文脉,成为凤阳城市发展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新时代新征程,保护明中都遗址、探析明中都价值、讲述明中都故事、传递明中都声音,将成为凤阳明中都保护传承的主旋律。

  (执笔:王艳)

  (责任编辑:张语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