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谋变,如何实现产业发展“质的跃升”?

——中央党校教授张占斌详解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4年第5期作者:赵慧颖
字号:默认超大|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黑龙江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新时代经济发展对生产力进步提出了新要求。那么,何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什么内涵特征?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探寻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路径,本刊记者专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占斌,拟结合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时代变迁,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进行详细解读。

  中国新闻发布:随着“新质生产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成为一个热词,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话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从大历史视野的维度,您如何看待技术变迁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张占斌:要理解技术变迁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需要兼具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

  回顾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一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早在数千年前,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农业、陶瓷、纺织等生产技术,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但是到了近代,中国却落伍了。近代以来,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没有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导致在工业革命等关键时期落后于西方大国。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为什么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西方?学术界称之为“李约瑟之问”。

  对此,学术界有一种解释:中国古代的科技发现,靠的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和对劳动经验日积月累的总结,并以师父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由于中国大一统的时间比较长,加之人口众多,因此科技发现也就比小国林立的欧洲多。但是到了近代,西方出现了科学院,并设立了各种实验室,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去发现科学技术,因此欧洲的技术变迁大大提速。而此时,中国还是沿袭过去师徒传承的方式,因此落在了时代后面。

  那为什么近代中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中国没有培育出推动科技变迁的强大的人力资本,或者说缺乏人力资本积累。我们古代的科举制度并不考科学技术知识,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也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科学技术爆炸性的变迁,因此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没有在中国发生,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看,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本积累,要通过实验室等多方面的科学实验来提升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如今,人类面临第四次科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站在大历史的视野,站在国际比较的视野,对我国近代以来现代化落后于时代而遭受的屈辱教训的深刻反思,以此增强我们的认识,加深我们的历史责任感和危机感,引领中国在世界高科技的赛道上迎头追赶,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新闻发布: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内涵?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张占斌:新质生产力究竟“新”在何处?在我看来,从大的、总体的角度来说,它是新的理论,也是新的实践。具体来说,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指的是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人才在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风口形成的新产业、新动能、新活力、新优势,其核心是通过各种新要素的组合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新的组合产生更大当量的爆炸效应,进而推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动力是新的技术,各种技术的应用推动国家的成长和进步。这就要求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核心是新要素的组合,其要素有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在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发生了变化,需要实现三者的优化组合。劳动者必须是以很好的专业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型劳动者,他们面对很多新的、和过去大不一样的劳动资料,如大的平台、智能化的工具。同时,出现了新的劳动对象,如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载体是新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践需要我们创新体制机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来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

  我们要看到,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传统产业仍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在思考新质生产力时,不能忽略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不能把传统产业一味地当成夕阳产业、落后产业。我们要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激活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进一步升级,迈上新的台阶,并通过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在生产流程、交易渠道、制造流程等各个方面,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和活力。

  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平衡好各种产业的关系。

  中国新闻发布: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起主导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在推动创新发展中,有哪些成熟的模式或经验可供中国借鉴?

  张占斌:“新质生产力”在国际前沿走得比较远了,有一些做法、打法值得我们高度关注,进一步思考。

  首先是美国。美国在高技术、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2019—2021年,美国相继发布《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关于加强美国未来产业领导地位的建议》《未来产业法案(2020)》《未来产业研究所:美国科学与技术领导力的新模式》《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等文件,提出未来将重点发展半导体芯片、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四大领域。

  此外,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想办法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推出了一些重大战略规划、战略举措。如德国自2006年以来,先后出台《高技术战略》《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新高技术战略》《高技术战略2025》等战略规划,支持高新技术的创新与迭代升级。

  总的来讲,“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高新技术为内在驱动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密集活跃期,前沿技术呈现集中突破态势。多个技术群相互支撑,全面涌现的链式发展局面正在形成。高新技术人才竞争空前激烈,国际人才大战已经展开。二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核心技术交叉融合成为重要发展趋势。世界级产业集群不断涌现。三是以未来产业承接发展潜力。未来产业更加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未来产业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与基因技术、生命健康、深海空天、未来网络等重点领域。未来产业的基础研究不断增多,创新方式更加开源化和全球化。


3月22日,上海,慕尼黑电子生产设备展,马头智能机器人正在演示智能装配过程控制。视觉中国/供图


4月2日,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的一家汽车生产企业自动化车间内,生产线上快速运转的智能设备在焊装车厢架。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新闻发布:您如何看待下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方向?

  张占斌: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动力是新技术,实践载体是新产业。从实践层面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人才紧密联系,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就无法实现创新。因此,要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二是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充分结合。政府要实现角色转换,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各种力量的统筹协调。市场的作用更加重要,要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市场机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的主导动力。与开放的世界紧密联系。新型举国体制要实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的辩证统一,积极主动整合和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有选择、有重点地参与并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建立广泛的创新共同体。

  三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紧密相连,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大平台、大载体,在这样的平台和载体上活跃着千千万万的新质生产力,这是我们前进和发展的方向。

  四是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一方面夯实国内循环体系的体制基础,另一方面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循环体系的血脉,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的各种堵点痛点,把发展主动权和安全掌控在自己手里,给新质生产力提供巨大的平台,形成良好互动。

  五是坚持扩大开放和合作共赢,打造全球性的开放创新生态。全球化速度和全球技术变革加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技术赶超的重要历史机遇。自立自强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不是闭门造车、当井底之蛙,而是要胸怀天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中国新闻发布: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并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您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张占斌: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既是基于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和创新协调发展等多重考量,更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乃至全国创新发展进一步明晰了行动方向。最近两年,东北振兴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经济增长的势头总体上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东三省经济在全国也是一个亮点。下一步,东北还需要更加努力。

  一是着力培育、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健全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东北地区科教优势明显,东北振兴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就必须着力培育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整合区内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同时加强与区外大校、大院、大所、大企等协同合作,加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二是持续促进人力资本跃升,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面对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与人口不断下降和人才外流的趋势,东北地区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持续促进人力资本跃升,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三是积极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前瞻性布局培育那些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且具有高成长性、先导性、颠覆性的未来产业,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第二,东北地区在传统制造业、原材料加工、能源经济及农业等关键领域所占比重显著,鉴于此,东北地区需要发挥其固有的比较及禀赋优势,通过引入和应用现代化技术,对这四大主要产业进行深度改革和提升。

  四是系统布局建设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承托东北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硬件”需求。对于东北来说,一要统筹区域和行业布局,做好现代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按照“一视同仁”原则适当放宽现代基础设施的投资领域市场准入。二要创新现代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模式,通过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提高投资回报的透明性和确定性,给予市场主体充分信心,构建高效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新模式。三要坚持需求引导,根据发展需要和产业潜力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四要把参与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主体”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提高新基建项目相关领域开放水平和竞争性,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央国企数量多、实力强的禀赋优势,发挥重点企业的标杆和示范带动效应,使其做好现代基础设施产业链的投资者、研发者和建设者。

  五是提升东北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打造产业和技术合作的开放创新生态。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地区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合作,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六是打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东北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对于东北来说,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责任编辑:高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