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1日,山东法语联盟在山东大学圣昆仑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图为山大学子与乐队成员合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山东大学始终内蕴着海纳百川的国际化视野和开放办学的历史基因,坚持育人为本,主动担当全球责任,以包容的姿态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对外开展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中,山东大学对法交流合作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本文将回溯对法教育合作始末,集中呈现山大对法教育交流的成果。
对法合作渊源颇深
建校120余年来,从山东大学堂创建之初汇聚中西大师、培养的学生最早一批走出国门,到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开放办学,走进新时代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山东大学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山东大学已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全球合作网络不断优化。
山东大学与法国高校的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1995年,山东大学与法国巴黎狄德罗大学(巴黎第七大学,简称“巴黎七大”)签订国际合作协议,在生命科学、数学、汉学等领域开展师生交流和联合科研。
1997年和2004年,法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我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山东大学同法国高校逐渐建立起全方位的教育交流合作,吸收先进办学理念、优秀教育资源,为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002年,基于山东省与法国布列塔尼大区自1985年缔结的友好省区关系,济南市与该大区省会雷恩市结为姊妹城市,山东大学与该大区的多所高校也在学生培养、联合科研方面展开合作。
2005年前后,山东大学与近10所法国高校正式建立校级合作关系,初步建立起对法合作网络,法国成为山大对欧合作交流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山东大学深入践行教育开放办学理念,对法交流不断加强,与法国近2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探索以学者引领、学院为主体、凸显山大优势学科特色的平台和项目,扎实推进全方位、深层次、实质性的对法战略合作,数学、汉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科研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联合考古卓有成效
作为一所厚植齐鲁文化沃土、深受儒家文化滋养的高等学府,山东大学肩负着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崇高使命,在推动中法人文交流方面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近年来,山东大学与法国高校在探究人类起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与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INRAE)立足长期合作基础,整合机械、数学、管理等学科力量,成立中法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了一系列绿色环保技术,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2016年,随着波尔多大学弗朗西斯科(Francesco d’Errico)教授的来访,山大与波大开启了中法考古合作的进程。弗朗西斯科被山大聘为教育部“环境与社会考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外籍专家,其博士研究生鲁可(Luc Doyon)从波大毕业后进入山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也因科研成绩优异被聘为山大外籍教授。2019年,两校考古学专家组成联合考古队,首次启动法国旧石器时代岩厦遗址考古发掘,为探索早期人类起源、现代人起源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6月,山东大学考古队与法国波尔多大学开展联合考古,图为两校联合考古队成员合影。
三年疫情期间,在法国文化部和波大支持下,鲁可教授克服诸多困难,为中法联合考古发掘做了积极有效的准备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两校联合考古队在试掘中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化石和距今5万—2万年的古人类石器,取得初步成果。随即,法国政府批准了2023—2025年在法国西南部图尔托瓦拉克(Tourtoirac)洞穴遗址的发掘,鲁可教授为项目总负责人。
2023年3月,山大与波大签署两校合作备忘录。在同年5月开展的发掘项目中,联合考古队共发掘出古人类化石、石器、动物化石和艺术品4000余件。
这次洞穴考古虽然发掘面积有限,但由于洞穴堆积十分复杂,遗物又特别密集,为了保证出土遗物时空单位的可靠性,队员们在发掘的过程中都十分谨慎。很多时候,他们都没有使用考古常用的发掘工具——手铲,而是改用小的刮刀(类似于手术刀)慢慢地从胶结且遍布岩块的洞穴堆积中提取宝贵的文化遗物。所谓“慢工出细活”,虽然几平方米的发掘区每天下挖深度不到10厘米,但也发现了很多细小珍贵的人类遗物和化石。比如,中方考古队员就发现了一小节古人类的指骨化石,虽然很小,却是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大家都为此激动不已。因为尼安德特人主要生活在数万年前的欧洲,从来没有扩散到亚洲,对于中国考古人员来说,能够亲手发掘出尼安德特人的化石,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经历。
在图尔托瓦拉克洞穴遗址,山东大学和波尔多大学联合考古队还举办了公众日活动。除了设置各种互动体验区外,活动还特别增加了一个“跨文化遗产交流区”。这个区域旨在展示中法两国在考古领域的合作成果,并特别介绍了法国公众不大了解的中国考古学的一些重要发现和著名考古学者。活动当天,鲁可教授首先向观众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方面的一些重要发现。随后,山大考古队员展示了一系列从图尔托瓦拉克洞穴遗址中发掘出的文物,并与中国古代文物进行了比较,让观众直观地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和独特之处。活动的最后,山东大学李占扬教授和鲁可教授共同发表演讲,强调了考古工作在理解人类共同历史和促进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更多人关注和支持考古研究,保护好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这次公众日活动让参与者深切感受到了考古学的魅力,不仅是一次科普教育的成功实践,更是一次文化传承和国际友谊的生动展示。
交流互鉴赓续文明
中法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清康熙年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白晋(Joachim Bouvet)等人来华交流中西文化,大量中国典籍西传至法国。1860年后,我国大量文物瑰宝流失海外。后来,郑振铎、王重民先生等西渡欧洲,访求遗落的珍稀汉籍,发现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圆明园四十景图》《皇清职贡图》等皆为圆明园皇家旧藏。
2014年,山东大学牵头承担“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与法国国家图书馆签订合作意向,汉籍回归之路正式拉开序幕。
2016年2月,山大派员赴法国国家图书馆开展汉籍编目、回归前期工作,法国国家图书馆派出多名工作人员协作。此工作引起法国侨界高度关注,山东大学校友会也积极响应、出谋划策。经过八个月的努力,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其间,山大得知法国国家图书馆还藏有一部分汉籍,是法国探险家伯希和(Paul Pelliot)在清末来华购买并带回的敦煌研究资料。经查阅,他们发现这部分汉籍含有大量的珍稀版本,有进一步整理和研究的必要,于是向法国国家图书馆提出了重新整理的请求。而馆方因为这部分汉籍没有机读目录,正需要中国学者协助完成。几经周折,2020年项目启动,却赶上疫情最严重之时,十余位在法留学生做好防护措施后,进馆查阅古籍。2023年,山大多位老师先后赴法。在师生们的不懈努力下,2023年12月,山东大学与法国国家图书馆正式达成伯希和专藏中文古籍复制影印回归合作意向。
借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工作经验,山东大学又陆续开展了包括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法兰西学院、吉美博物馆、里尔市立图书馆、巴黎七大图书馆、波尔多第三大学图书馆、马萨林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在内的全世界32所高校和藏书机构的汉籍编目、整理和研究工作,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共享。
截至目前,山东大学在法古籍编目和整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1年9月,在中华书局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古恒部分)》;2021年12月,在中华书局出版《欧洲地区所藏中国珍稀文献丛刊》,收入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8部;完成编写《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古籍目录》等多部目录;研究著作《法国国家图书馆汉籍研究》等将在中华书局出版。
山东大学充分发挥“文史见长”学科优势,广泛搭建沟通平台,始终致力于促进民心相通。2006年,山东大学与巴黎法语联盟总部合作建立山东法语联盟,除开展法语语言培训、法语水平测试等教学活动外,还不定期举办以推介法国语言文化为目的、面向公众开放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促进山东法语教学和中法文化交流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2008年10月,由法国布列塔尼大区议会、雷恩市及周边地区议会合作建立的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行。多年来,布列塔尼孔子学院以“文化孔院”为特色,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其中,以“中国文化周”为主题的春节系列活动已成为孔院乃至整个法国西部地区的品牌文化项目,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支持和欢迎。活动通过组织舞龙舞狮、美食街、展览、讲座、音乐会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升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在当地的影响力。
2011年1月13日,布列塔尼孔子学院的学生正在参加“汉语—法语角”活动。
布列塔尼孔子学院法方院长白思杰(Blaise Thierrée)2018年被山东省聘为“孔子旅游大使”。六年来,白思杰不懈宣传山东,推介济南、青岛等地的文化旅游。学生提奥(Théo Dv)在进入孔子学院前几乎从没接触过中文,在孔院教师的悉心教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如今他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2023年,在雷恩高等美术学院上学的提奥在孔院帮助下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交流学习半年。在济南期间,提奥不仅与工艺美院师生切磋技艺,深入交流,而且应山东广播电视台之邀,作为主讲人录制了《提奥的天鹅地图》系列节目,他从黄河入海口出发,沿着天鹅的飞行轨迹溯流而上,以一场跨越中法的天鹅之约,记录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
2010年10月,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的孩子们围坐在中国碑刻周围,听老师讲解碑文内容。
谱写教育合作新篇章
通过与法国近2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山东大学引进法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包括短期交流项目、学期交换项目、奖学金项目、联合培养项目等在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培养富有“山大基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山东大学将紧扣中法外交战略方向,继续发挥优势、汇聚资源,携手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创新教育模式,共同培养优秀人才,深入推动中法文明交流互鉴,谱写对法交流合作新篇章,为推动中法关系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学校将选派2名学生作为奥运会志愿者赴巴黎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还将举办法语专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5月,布列塔尼孔子学院与雷恩—济南友好城市协会共同实施的“中国花园”项目将在法国雷恩揭幕。这是布列塔尼孔子学院若干年来推动完成的一项中华文化传播和中法友好交流的重大项目。中国花园启用后,也将成为孔子学院的一个重要活动基地,孔院计划在园内开展茶艺、气功、武术表演,以及举办音乐会等。
新征程上,山东大学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强与全球伙伴的交流互鉴互通,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办学质量,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展现山大应有的新作为。
(责任编辑: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