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在谷子地 时刻为谷子代言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河北代表团驻地,时常能看到一位皮肤黝黑、满脸笑容的长者兴致勃勃地向其他代表、记者、工作人员介绍他带来的谷穗和谷草,同时邀请他们与谷穗和谷草合影。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的赵治海。
3月8日,赵治海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北代表团驻地接受采访时展示他从张家口带来的谷穗。本刊记者 张驰/摄
赵治海出生在张家口市怀来县农村,打记事起,父辈们掰着手指头计算要种多少亩地、打多少斤粮才能养活一家人的画面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中。在田地里弯腰耕作过的他深知粮食来之不易,更知务农人披星戴月的辛苦,因此,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第一时间报考了河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立志用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农业,造福农民。大学实习期间,他研究的就是谷子。1982年大学毕业后,赵治海被分配到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工作,恰逢谷子研究室急需人才,他就此正式走上了谷子研究之路。
谷子古称粟,曾是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果实去皮后俗称小米。赵治海吃小米饭长大,那时粮食还是比较紧缺的。他从小就想,如果能多收些粮食,家里就富裕了。这个想法,让他在谷子研究的道路上走得特别坚定。“当时全国有7000多万亩的谷子种植面积,研究杂交谷子这一课题很火,全国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团队很多,但后来多数团队都放弃了。如果我们不坚持,可能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从事这项研究,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就白费了,更不知何时才会有杂交谷子的出现。所以,我认定自己不能退缩和放弃,即使我们研究不成功,也要坚持到有其他人接力研究,直到成功。”赵治海说。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就组成了有20多个省市、30多个单位参加的谷子杂交种选育研究攻关组,当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套用水稻的“三系法”,可惜都以失败告终。赵治海和他的团队向世界性难题发起了挑战。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赵治海创新研究方法,独辟蹊径,提出并应用光(温)敏“两系法”,由此攻克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为谷子杂优利用开辟了新道路,填补了世界空白。
1994年,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选育研制成功。这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为选育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奠定了基础。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诞生了,比常规谷种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1200斤。在成果鉴定会上,“张杂谷1号”被农业部的专家评价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了谷子杂交种研究史上的奇迹。这也标志着谷子杂交种真正走向实际生产,谷子生产领域从此进入种子杂交化时代。目前,赵治海和团队培育成功的“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新品种已达20多个,在全国17个省(区)种植推广4000多万亩。赵治海说:“‘杂交谷子之父’称号不是我一个人的,只是恰好在我这里做成了,这是两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赵治海在海南的“张杂谷”试验田里给谷子授粉。赵治海/供图
40多年来,赵治海始终坚守在这片土地,看着一株株谷草越长越高,一束束谷穗越来越饱满。他说:“我的根在张家口,使命在谷子地,我离不开这里,这里的谷子也离不开我。我就像一株谷子,在这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再也无法和它分开了。”
“藏粮于地于畜” 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对此,赵治海深感作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责任之重大,同时也备受鼓舞。他认为,我国的杂交谷子符合国家“藏粮于地”战略。杂交谷子已在全国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内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种植,还可以在18亿亩之外的旱薄地、盐碱地上至少种植2亿亩,这是另一种“藏粮于地”。
盐碱地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耕地后备资源,对补充我国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生育期只浇一次水的前提下,赵治海和团队研究的“张杂谷10号”实现亩产超400公斤。“这说明我们的谷子品种具备一定的抗盐碱基因。”赵治海说,随着一个个耐盐碱新品种的选育成功,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盐碱地上飘出谷米香。
赵治海介绍,杂交谷子的“种业芯片”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他和团队研究的杂交谷子高产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目前在长城沿线最低产的农牧交错带亩产达400—600公斤,高于全国平均产量350公斤,而且创下了亩产811.9公斤的世界谷子高产纪录;在甘肃敦煌,“张杂谷19号”抗旱技术独树一帜,谷子在整个生长季面对不下雨、不浇水的恶劣环境,不但没有旱死,而且实现亩产400公斤,这是其他作物难以实现的。
谷子被誉为“五谷之首”,曾是我国北方地区主粮之一,但随着时代变迁,已经很难恢复当年的地位。作为杂交谷子专家,赵治海代表也积极为谷子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坚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种植好牧草谷子,提供更多优质饲草——“藏粮于畜”,是他提出的新思路。
3月8日,赵治海(右一)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北代表团驻地为其他代表展示他带来的谷穗。本刊记者 张驰/摄
赵治海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随之改变,粮食消费量逐年下降,肉蛋奶消费量不断攀升,这一转变亟需饲草的支撑。他表示,我国的粮食短缺其实主要是饲料用粮短缺,每年需要进口饲料用粮达1.1亿多吨,造成了粮食安全隐患。杂交牧草谷子可在18亿亩耕地之外的劣质土地上种植。研究表明,同样的水土资源,如果生产牧草谷子,可以收获的蛋白质是谷物的2—4倍。用牧草谷子饲喂牛羊,能减少粮食用量,降低对大豆玉米的进口依赖。
“牧草谷子亩产鲜重高达6吨,晒干草可达1.5吨,如果牧草谷子的收购价保持在每公斤2元,农牧民更乐意多种牧草谷子,既增加农牧民收入,又助力乡村振兴。”赵治海讲解道,我们研发的牧草谷子耐旱、耐盐碱,“靠天吃饭”也能顽强生长、稳产高产,能够成为优质饲草,而且,种植牧草谷子不受生长季节长短的限制。他强烈建议将谷子作为饲草饲料推广种植。
“端牢中国饭碗,要树牢大食物观,不仅要保障粮食安全,也要保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从这个层面上讲,谷子并没有过时,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有了新的发展空间。”赵治海代表说。
带谷子闯世界 期待实现亿亩高产梦
如今谷子在国内被许多人认为是杂粮,事实上,它仍是很多地区人口的主粮。联合国粮农组织把2023年定为“国际小米年”,认为谷子等小颗粒谷物对未来全球食品安全保障意义重大。
2008年5月,赵治海跟随河北农业部门第一次去了非洲。随后,他在埃塞俄比亚一高粱研究所开始了谷子试种并获得成功,亩产达300公斤,而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这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2009年6月,时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专程到张家口考察该市农科院选育的“张杂谷”谷子新品种,经评估后,决定在全球推广种植。
2017年,赵治海(中)与埃塞俄比亚农民在收获的谷子上合影。赵治海/供图
2009年以来,“张杂谷”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援非项目,也是“南南合作”项目之一。2010年,在墨西哥举办的世界饲料与食品安全大会上,赵治海作为唯一一名发言的中国代表,作了题为《走向世界的杂交谷子》的发言。杂交谷子研究成果在国际会议上首次亮相,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人民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所作的不懈努力。
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将中国的杂交谷子与杂交水稻、菌草一起写入《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2023年11月1日,2023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及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张家口市农科院提供的以杂交谷子走进埃塞俄比亚为背景的《聚力全球减贫 圆梦中埃粟愿》案例荣获“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奖。
赵治海提到,目前张家口市农科院已在非洲开展杂交谷子试验示范工作超过16年,在布基纳法索、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引种谷子并成功种植推广,并且与当地农业管理及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表达了与我们开展杂交谷子育种、种植、管理、加工及推广等领域合作的愿望。”赵治海说。
杂交谷子在全国各地乃至非洲多个国家大放异彩,也为赵治海的“杂交谷子亿亩高产梦”注入了新的内涵。这些年来,他越来越坚定了一个梦想:要让杂交谷子亩产超过2000斤,在全球种到上亿亩,让全世界的人们不再挨饿,为全球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张语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