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依法治国……

——代表委员热议六大关键词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4年第3期作者:赵慧颖 胡梦飞 夏讴杨 高倩倩 张驰
字号:默认超大|

  2024年全国两会恰逢特殊时间节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此前,据媒体调查,“乡村振兴”“依法治国”“养老”“就业”“医疗”“社区治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关键词最受网友关注,入选“2024年全国两会十大热词”。

  从民生福祉,到国家富强,两会的每一个热词,都反映了老百姓的真切期盼。记者梳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诸多提案、建言,也与这些热词息息相关。

  关键词一:乡村振兴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过渡期的第4年,伴随着全国两会开幕,“乡村振兴”再次成为高热度话题。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新时代的《富“村”山居图》?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中,写满了对“三农”事业的关心与关切。

  民盟中央: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新乡贤作用

  今年两会,民盟中央建议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新乡贤的作用。

  民盟中央指出,新时代的乡贤是根在乡村、情系乡村的能人贤才,也被称为“新乡贤”,是振兴乡村可以依托的重要力量。调研发现,尽管一些地方为引导乡贤发挥作用、服务家乡建设做了不少有益探索,取得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好经验,但总体而言,目前乡贤作用发挥的方式还是依靠乡贤个人情怀,以个体自主作为为主,社会平台、组织引导有限。

  为此,民盟中央建议:一是创新乡贤文化,为美丽乡村厚植文化根脉。二是加强组织引领,拓展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和渠道。建立乡贤联络服务平台和工作指导体系。三是支持制度创新,让乡贤成为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四是促进政策落地,吸引更多乡贤投身家乡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张佃壮: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百区千村”建设 助力特色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调研发现,在助力特色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方面,曲阜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扎实的创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曲阜市三面环山,山区乡镇较多,在近年来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和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山区乡镇各项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短板越发暴露出来,急需进行改善提升。

  对此,他建议,一是更大力度发挥金融助力效能,深入探索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二是更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省级、市级层面组建山区乡镇帮扶工作专班,重点对片区路网、乡村公服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开展点对点帮扶建设。三是更大力度提升发展要素保障,给予山区乡镇更多的发展空间。四是更大力度发展产业项目。帮助山区乡镇积极引入一批国内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和专业运营团队,补齐山区乡镇现代农业产业链,填补旅游产业空白。五是更大力度宣传推介山区乡镇。

  全国人大代表赵会杰:以绿色能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说,近年来,国网赤峰供电公司在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让农村环境更宜居、乡村产业更兴旺、百姓生活更富足。

  赵会杰代表认为,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要将农村能源优势与清洁能源建设相结合,不断推进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深入挖掘绿色能源。许多农村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条件,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绿色能源,不仅能够推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同时能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她建议,加快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二:新质生产力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到2024年初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再到全国两会期间传递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这个被视为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支点的新名词,无疑成了代表委员广泛热议的关键词。

  全国政协委员郭媛媛:助力高校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提交了多份提案,其中一份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郭媛媛委员关注到,在创新人才方面,我国有“强基计划”,以及“新文科”“新理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还有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方案等措施。但随着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系统横空出世,如何加强适配新质生产要素、生产关系的新质人才培育,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此,郭媛媛委员建议,以北京、上海等科技创新实力强、高校云集的城市为试点,高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人才全员培养的数智化进程:一是以高校智慧环境全覆盖新生态,加快对新质生产力人才基础培育的“境育”。建议由教育部和科技部等协同,以政策和专项资金为主导,加快推进高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全覆盖、升级版建设,并支持高校在最新技术应用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深度嵌合,保持高校在数智化校园建设中的领先优势。二是以教学资源手段智能化融合新运用,加快对新质生产力人才数智素质的“新育”。构建校园教育向虚拟、社会同时开放的复合态教学新空间,创新采用如功能性游戏等专业教学拟真模型、通讯实验平台等,提高人才培养的智能化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陈军: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介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风险性事业,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机制问题、融资问题、市场问题、技术问题等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这使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远低于其潜力和预期,制约了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如何让企业和高校各展所长、在科技创新中实现优势互补?怎样让前沿技术更接地气,打通科研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陈军认为,企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最懂客户的需求;高校科研团队在科技前沿潜心耕耘,最了解技术发展的新动态。需要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目标导向进行科技创新,打通“知产”变“资产”的关卡,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迈出“实验室高阁”的步伐,将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

  基于此,陈军建议从体制机制入手,聚焦瓶颈制约,各级政府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同向发力,高质量、快节奏打造合作的平台载体,促进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评估、交易、转化等环节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健全成果转化平台服务机制,健全产学研用对接合作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关键词三:依法治国

  如何更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围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代表委员也纷纷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齐秀敏:加快将见义勇为行为纳入法律保护

  随着电影《第二十条》的热播,这部法治题材影片中涉及的正当防卫、见义勇为等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和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介绍,近年来,见义勇为英雄人物不断涌现,但让人困惑而又痛心的“见义不为”“英雄流血又流泪”等尴尬现象也时有发生,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她认为,这是由于没有统一的立法,见义勇为概念和认定标准尚未统一,没有准确界定;见义勇为主体容易出现争议;见义勇为认定程序也不一致。去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法纳入第二类项目立法规划。

  对此,齐秀敏等代表提交议案,建议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法》,对见义勇为的概念和认定标准、行为主体、认定机构、认定程序、奖励办法等相关事项作出统一规定,使正当防卫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使见义勇为者的“路见不平”得到认可,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

  网络时代,数字信息技术使劳动突破了时空界限,提供了灵活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如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隐形加班日益常态化;劳动者困在工作系统中,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等等。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表示,他提交了《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建议在劳动法立法层面引入离线休息权,确立保护离线休息权的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支撑。

  吕国泉认为,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是数字时代劳动形态变化中维护劳动者休息权、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是提升劳动者生活品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应有之义。

  针对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隐形加班”问题,吕国泉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在劳动法立法层面引入离线休息权,确立保护离线休息权的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支撑。对于日益模糊的工作时间和空间边界,他建议修订标准工时,对线上加班和工时补偿作出明确界定。加大数字经济背景下工资、工时、休息、休假等方面劳动基准制度研究规范,将工时基准保障纳入劳动保障机制。监管方面,吕国泉建议,对用人单位隐形加班行为,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健全维权机制,让劳动者在面对不合理无偿加班时有维权渠道。

  关键词四:民生保障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多方聚焦民生问题,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大力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连玉明关注到,当前农村社会发展有两个基本趋势:一是农民进城务工、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二是农村空心化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而这两个趋势的背后,是这些年来政府对农村养老支持力度总体偏低,城乡养老金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特殊人群社会保障薄弱,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广大农村老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存在较大落差。

  对此,连玉明建议:一是大力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强化更向农民倾斜的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二是强化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制度建设,加快补齐特殊老年群体长期护理(失能照护)服务短板。三是加快基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杨凯:建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档次缴费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凯认为,城乡居民基  医疗保险是国家给予每一位居民医保参保人实实在在的保障,而现在导致参保人参保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参保缴费逐年增加,二是年底自动清零。

  杨凯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政策,设置缴费档次。考虑就医报销比例与参保缴费档次相结合,参保人可以结合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报销比例低或报销比例高所对应的缴费档次进行缴费,各类特殊困难救助人员参保缴费实行定档次参保缴费。

  同时,探索实行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年限累积制,提高参保人员的长期收益,避免由自愿参保所引起的逆向选择、缴费不连续等问题,有效提高群众参保积极性,更有效地防止因病导致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发生。

  关键词五:生态保护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涵。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言献策,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贺泓: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贺泓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在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城市创建、乡村评比等已有活动经验基础上,积极开展创新示范,以先进带动后进,提升好做法、好案例的示范力和影响力。

  他建议,从区域、地方、社会三个层面,按照分阶段、分批次、滚动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优先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要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中进一步谋划好、规划好、落实好生态环保工作,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城市、乡村应立足自身定位,发挥优势特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城市、美丽乡村。

  民进中央:进一步健全国家公园运行管理体制机制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统一事权、分级管理的国家公园运行管理体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二是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还不协调;三是全民公益属性体现不足。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一是强化法治保障,健全管理机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中,将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的制度安排,结合现有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厘清国家公园的管理架构及对应的权责。二是更好统筹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统筹考虑生态系统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有关立法过程中明确社区居民的权益,在国家公园治理体系中健全社区发展和治理的机制。三是完善投入保障,体现公益属性,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国家公园资金保障体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修复和特许项目经营,提升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供给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 满足智慧绿色用能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电力需求正在从过去的“用足电”向如今的“用绿电”转变。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董事长赵亮列举了一组数据:2023年度天津市绿电交易同比增长22.5倍,新能源装机规模同比增长72.15%。在他看来,面对能源电力格局深刻调整、新能源倍速增长、绿色用能需求旺盛的新形势,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

  赵亮认为,应以数智化坚强电网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深度交互的潮流,满足人民智慧用能、绿色用能的期待。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是系统工程,要从促进新能源有序友好发展、推进电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健全科学疏导能源转型成本的市场机制、倡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同向发力、协同并进,推动生产提质、经营提效、服务提升、产业提档,培育形成能源电力领域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六:教育强国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之年。教育不仅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今年两会上,各地代表委员纷纷围绕高等教育、教师减负、职普融通等内容建言献策,积极履职尽责。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中小学普及AI课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从长期趋势看,各行各业对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正急剧增长。以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技术水平来看,特别是在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更加短缺。因此,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将成为我国产业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

  雷军建议,第一,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从基础理念到简单应用,全面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同时,支持大型科技企业和教培机构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498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9所高校成功备案或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全国3000多所高校中占比仍然较低。

  第三,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和社会教培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训,以适应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快速迭代、人才需求量大、应用广泛的特征。

  民进中央:减轻教师负担 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目前,中小学教师减负“不到位、不彻底”问题仍比较普遍,负担过重现象依然存在。主要问题有:一是行政任务转嫁给学校,学校和教师不得不承担临时性增量任务。二是名目繁多的评比和由此带来的检查打乱了学校的工作节奏,扰乱了教师的心态。三是家庭照顾性工作转移给学校,造成教师额外工作量和心理负担。四是教育系统自我加压,给学生加课时、集体补课等加重教师负担。

  为此,民进中央建议:一是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保障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政府多部门协同参与、狠抓落实的教师减负工作机制。对照教师减负相关文件要求,逐条开展落实检查与督促整改。进一步厘清政府各部门权力和职责边界,减少其他行政部门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资源掣肘。

  二是优化管理流程,强化技术赋能,切实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一体构建教师负担的清理、监测、督查、转移等机制。

  三是维护教师正当权益,避免教师承担“无限”责任。明确教师在教书育人、培训进修、教研科研、参与学校管理、休假休养等方面的权利,完善教师评价、申诉、教育仲裁等制度。

  四是健全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让教师从超负荷教学、学生从超负荷学习中解放出来,实现全面成长。

  全国政协委员王仁祥:统筹推进高中阶段普职协调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发现,在职普协调发展中,存在规模不协调、质量不协调、关系不协调、体系不协调、认知不协调等问题。此外,王仁祥指出,社会对分流政策存在认识不足甚至误解,有观点把超过70%的中职生升学作为“去中职”的论据,其实中职与升学并不对立,升学恰恰是为适合中职教育的学生拓宽了成长通道。

  对此,他提出以下建议:一要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加固中职基础性地位。二要着力提升中职质量,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三要统筹推进职普融通,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需求。四要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畅通中职学生成长通道。五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扭转中职教育刻板印象。

  (责任编辑:张语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