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中轴 当阳而立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年第2期作者:关战修
字号:默认超大|


航拍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安门、端门、午门和故宫主要建筑群 视觉中国/供图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吕氏春秋·慎势》

中国城市布局讲究“以中为尊”,追求对称之美,中轴线的概念正是这一传统礼制思想的典型体现。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中轴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充分展示了北京历史文化古都的独特魅力,彰显了中华民族传承铸就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北京中轴线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条线,而是贯穿整个城市形态的建筑群,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城市业态和文化内涵。从天坛、先农坛的祭祀文化,天桥、前门地区的市井文化,到故宫内城的皇家文化,再到钟、鼓楼的报时文化,近八百年的城市中轴,承载了六朝古都的历史兴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苦难辉煌与浩瀚宽广,是古都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实物证据。

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北京中轴线已然成为中华文明的独特载体,其背后蕴含的特殊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在于它对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脉络的突出呈现,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多元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与思想内涵。

“和合包容”的传统哲学观念与“当阳而立”的时代使命责任赋予了这条城市中轴深厚绚烂的文化底蕴,同样也深刻映射在新时代中轴线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为保护城市脊梁、传承历史文脉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以价值发掘为导向,推进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

自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来,北京一直高度重视中轴线的保护传承工作,将其作为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及推动我国与国际社会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生动诠释了传承与创新的蓬勃力量,引导人们进一步深刻理解遗产的价值内涵。

在历史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向联动中,以全球视野思考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问题,深入挖掘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以及创新文化的传承利用,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全新思路。

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要求加强北京中轴线传承利用和社会参与,促进北京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用专门法律规范中轴线保护管理,标志着中轴线申遗取得的丰硕成果将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多“北京智慧”与“北京经验”。

《条例》第四条规定:“北京中轴线保护应当坚持统一规划、统筹管理、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以保护北京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为核心,维护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第二十一条则申明:“鼓励保护对象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其他保护责任人开展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发掘、阐释和传播活动,运用传统与现代展示手段,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提供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意味着通过对北京中轴线的价值发掘与阐释,深化社会对于中华文明精神和价值观的认知以及市民对文化身份的认同,能够形成巨大的社会凝聚力,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

以科学研究为抓手,探索中轴线活态文化遗产的共生保护

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已然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怀抱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环保理念,生生不息的北京中轴线与活跃其中的万千生灵共同成长,源源不断迸发出满载希望的蓬勃力量。这条贯通古今的历史之轴、文化之轴,如今更是生机勃勃的活态之轴、生命之轴,不断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北京故事。

2023年1月正式对外公布的《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2035年)》明确提出,强调以“城”的整体保护达成中轴线遗产环境的保护,让正阳门文物建筑与雨燕和谐共存,留住居民的乡愁记忆和老城情怀。

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正阳门,是古都北京标志性的历史建筑、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点,也是北京地区最大的北京雨燕族群繁殖地。正阳门城楼整体为砖木结构,城台之上为木质城楼,雨燕巢穴就在屋顶四周的檐下与顶楼的梁柱缝隙中,二重檐处能清晰看到雨燕栖息留下的痕迹。春夏晨昏之际,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悦耳叫声,结群的北京雨燕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如追风逐电般争相竞飞,是古都北京一道鲜活而经典的风景。


视频资料截图:北京雨燕“小福”家的巢穴情况

为观察北京雨燕产卵、孵化的全过程,科研团队从2018年开始,陆续在雨燕栖息的城楼顶层吊装了7台高清监控设备,对雨燕巢穴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获取了大量北京雨燕筑巢、产卵、孵化及新生雨燕成长的珍贵视频资料,并申请专项资金,建立雨燕栖息数据存储系统,设立系统维护与数据整理年度专项,确保原始资料保存完整。目前已取得超过20万小时的珍贵数据,为日后国际性研究与保护积累了大量科研数据。

多年来,结合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我们先后通过生态观察、科学实验、课题研究、文化传播等形式,不断探索北京雨燕的生态保护与价值传播,从简单的鸟类观测到建立监测体系,再到推动古建修缮与雨燕繁殖地的共同保护;从自发的个体参与到系统的团队建设,再到区域性合作推广,始终以国际化的发展视野不断突破原有模式,引导全社会关注北京雨燕、保护城市生态,加强中轴线活态文化遗产资源的充分利用。

如今,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已进入关键性冲刺阶段,文物腾退、修缮保护力度持续加强,正阳门城楼修缮更是中轴线申遗的重要节点工程。如何平衡古建修缮与城市生态保护,向具有“双重身份”的古建单位提供科学修缮建议,为北京雨燕提供更优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我们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共同目标。

为探索古建修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路径,形成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正阳门管理处牵头启动了“古建修缮与北京雨燕繁殖地保护”相关课题,与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北京雨燕栖息与繁殖地所属机构以及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数字科技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群体、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北京雨燕繁殖地调查。

经过多方论证,原定2022年6月初开工的木结构城楼修缮工程延后一个多月,避开雨燕幼鸟孵化和饲养的高峰期。此外,修缮过程中,还在保证城楼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保留一部分木结构因脱榫而形成的孔隙,为雨燕提供更多筑巢和隐蔽的场所。像保护城楼一样保护雨燕,保护的是中轴线景观的整体性和多样性,是北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坚持,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和远见。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助力中轴线数字文化遗产的公众保护

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发展,遗产保护数字化转型持续加速,数字化实践被广泛应用在遗产保护领域。数字化方式为保存、保护和普及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可能,将文化遗产作为创意产业资产展开数字化、商业化保存开发是遗产保护的趋势所在。

保护和利用好中轴线文化遗产,促进遗产保护管理机制建设与实践创新,强化遗产价值发掘与活化利用的深度探索,实现社会参与在数字经济形式下的全面统筹与综合协调,推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保障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得到永续传承,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方向。


北京正阳门牌楼与箭楼

北京不断探索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模式,持续提升中轴线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推出一系列数字化展览展示项目和数字化文化产品,让公众能够在云端沉浸式体验数字文化场景,感受“活”起来的中轴文化。数字化可以为遗产保护的从业者和公众提供更完善、更广泛、更平等的机会,同时提升遗产地管理水平,向遗产管理机构、社会公众推广创新实践成果,使之洞悉数字解决方案在遗产领域的特殊优势。

为实现由“单一文物景观”向“多元应用场景”的突破性转变,我们创新提出“原生空间的智能再造”理念,将文化遗产的原生场景与数字科技相结合,推动成熟技术服务于价值观传播,促进周边遗产资源、文旅服务设施以及前门商圈形成资源共享与品牌共建的有机联动,全民共创建立中轴数字街区,打造富有京味文化和烟火气息的互联网线上体验新地标。

未来,我们还将重点探索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与公众参与的综合协调,通过成熟技术的综合应用,突破传统的遗产保护模式,在形成高价值数字资产的基础上,向下兼容公众的文化需求与消费新模式,形成“智能管控”与“数字文旅”双平台的综合开发,促进数字科技与文旅产业互融互通、共建共享。基于真实底层数据,利用古建修缮及考古特色资源,设计推出建筑构件实体拼插模型,策划开发公众模拟修缮、公众模拟考古、文物数字修复、科普云讲堂等线上系列文化衍生活动,打破传统文物观念的局限性,提升文化遗产的共享意识与社会意识,形成可视化呈现、互动性传播体验新场景,使中轴线上的建筑、文化、历史能够更直观地展现给社会公众。

百年中轴育万物,千年古城畅共生。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拥有世界遗产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城市。北京中轴线在历史的洪流中延续发展,激荡着经久不息的文化交响,承载了深厚浓烈的文化底蕴,传承着中华民族当阳而立的精神血脉。

当传承与新生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关键词,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站在时代潮头的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传承将为古都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本文配图除注明外,均由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作者:关战修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朱莉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