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再出发

——第39次南极科考侧记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年第2期作者: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字号:默认超大|

2022年10月26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从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航,正式开启了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之行。作为我国极地考察的主要参与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派出王朝阳、王剑作为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队员执行此次南极考察任务,这也是他们两位首次参加南极考察工作。

扬帆起航,驶向蔚蓝深海

“第一次乘船驶向浩瀚深蓝的大海,奔赴世界的尽头;第一次在多冰大浪海况下进行海底地形测绘,勘测海底的奥秘;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开展无人机测绘,探索未知迷人的地域……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是我第一次参与极地考察任务,好多个人生第一次在这段旅程中达成,这注定是一段特别的经历,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王朝阳在他的南极科考日记中写道,“但在还未到达南极前,气旋先给我上了一课。”


2022年10月26日,王朝阳、王剑出征第39次南极考察任务当天,在“雪龙2”号飞行甲板上留影。

南极海域海况变幻莫测,特别是在以狂风巨浪著称的“魔鬼西风带”,“雪龙2”号虽总长超过120米,但在浩瀚深蓝中,仍如一叶扁舟,在剧烈的颠簸摇晃中航行。“大浪拍着船头,在五楼生活的我们随时都能看见巨大的浪花,听到浪与船响亮的撞击声。房间里的物品都在不停地移动,固定在桌上的电脑显示器也都摔到了地上……”王剑这样记录。“雪龙2”号那时已进入避风状态,王朝阳和王剑原本可以休息,但当身体随着船舶左摇右晃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携带的精密测量设备是否会在船体剧烈的摇晃中受损。他们急忙赶到设备间固定设备,绑扎物资,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所幸西风带的风浪并没有对设备造成影响。没有了对设备仪器的担心,他们的晕船反应也强烈了起来,借用老船员的话来说就是“一言不发、两眼无神、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分难受”,只好立即回到床上做起了“守床人”。

心之向往,走进迷人极地

冰山是南大洋的象征,通常,驶向南极的船舶在穿过西风带后就会遇到冰山。这些冰山大都是从南极冰架或冰川上掉落到海中后,边融化、边破碎而漂流至低纬度海区的。“雪龙2”号在驶过西风带后,船上传统的猜冰山游戏也随即开启。“所有考察队员都在猜遇到第一座冰山位置的实际纬度,答案最接近的人就能获得奖励。一想到能看到几百米长的大冰山,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对我们这些南极考察新兵来说,完全是在凭感觉来猜,但说不定我与冰山有缘呢。”王剑笑着说道。


船头与海浪撞击,涌起巨大的浪花。

一天,天色将暗,这时突然广播响了:“在船左舷前方发现冰山。”虽然有大风和大浪,不少队员还是立即冲上甲板观看。只见不远的前方,一座上表面十分平坦的冰山矗立在天边,露出海面的高度约有四五十米,但长度较长。按照冰山海面上与海面下一般为1∶5—1∶10的比例来看,这座冰山可能有两三百米高,但在茫茫大海中却显得有些渺小。

虽然冰山给无尽的深海增添了一抹亮色,但在浮冰区航行对于驾驶员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雪龙2”号具备较强的抗冰能力,但在南纬60度以南漂浮的冰山往往坚实巨大,微小的刮擦也会让船体很受伤。驾驶台冰雷达的屏幕上一片密密麻麻的斑点,根本无法辨别是冰山还是浮冰,仅能通过驾驶员瞭望来主动躲避冰山。尤其在大雪大雾天气和夜间行驶,对于船长和值班船员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需要时刻紧盯船体周围冰山情况,做好驾驶及保障工作。

随着船体慢慢逼近南极大陆,眼前出现的是一望无际的冰区与零星点缀的冰山,破冰决战开始了!最终,“雪龙2”号依靠强大的破冰能力,运用艏向冲撞破冰和艏、艉向连续破冰多种方式,在中山站外陆缘冰中开辟出一条16.5海里长的航道,成功破冰至距离中山站14公里处,顺利抵达预定的卸货作业点。王朝阳和王剑全程参与了直升机加油和卸货,协助执行人员上站共计11架次、直升机加油共计15次,保障了卸货任务及人员上站工作的顺利完成。

勤耕不辍,探索广袤海底

海底地形地貌调查作为此次考察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考察工作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海底地形不仅是地质学中研究地质构造、沉积过程等的重要资料,也是其他海洋学科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要素。南大洋海底发育有大量的特征地理实体,它们记录了地质历史中冰川作用、浊流及底流的信息。基于对调查区块地形地貌及浅地层的探测与研究,可以了解上述地质作用的过程及机理。

2022年12月25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极半岛周边海域开展了大洋作业,期间海况条件较差,但两位队员依旧随时待命,不畏困难,抓住有利工作窗口,实施地形地貌勘测。“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通过对海底布设近等间距的测线来进行犁地式的全覆盖测量,最终形成可视化的三维海底地形,是我的主要工作。”王朝阳说,“没日没夜的勘测,一条条测线跑下来,测量区域高精度三维海底地形图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近年来南大洋海底地形地貌调查工作的开展,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海底地形地貌数据资源,涵盖了南大洋陆架—陆坡过渡带、海底峡谷、海槽、海山(群)、海丘(群)等种类多样的海底特征地理实体,其中的大型海山面积达800平方公里以上,海底峡谷蔓延100多公里。三维DEM成果精细刻画了调查海域的高精度海底地形地貌特征,为国家海底地名命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中国南极长城站 视觉中国/供图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2023年的第一天,两位队员登上了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此次他们上站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站区近岸的水深调查。“第一次登上长城站,看着我们国家在遥远的地球南端建立的考察站,心中充满了对以往建站前辈的敬意,这也时刻鞭策着我要全力完成科考任务。”王朝阳说。面对寒冷天气以及现场恶劣的海况,两位队员充分利用有效作业窗口期,全天不间断地进行无人船水深测量。由于岸边水深较浅,在施放无人船过程中,他们腿部以下全部浸到了冰冷的海水中,但仍然坚持作业,完成任务后才返回站区更换装备,抓紧时间配合其他队员开展工作。

厚积薄发,保障极地测绘


王朝阳在长城站附近开展站区近岸水深测量作业。

近年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全力做好极地现场测绘支撑保障。金继业、郭灿文携带大型测量设备穿越碎石密集区,克服低温、强风雪、强紫外线等恶劣自然环境影响,开展站区周边区域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工作;张峰、马永、王风帆和李维禄等多次随船开展北极考察高精度海底地形勘测,为掌握北极海底地形地貌环境特征获取了宝贵的数据;邢喆、孙毅历时174天,途经四大洋,两穿西风带,在恶劣海况条件下开展南极考察业务化海底地形调查及近岸水深测量,为南极海底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保障数据;金波文多次赴北极黄河站开展冰川物质变化监测,持续增进对北极冰川的科学认知,为探索冰川变化与区域气候的响应关系打下基础。

新征程上再出发,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将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汲取勇毅前行新伟力,持续弘扬“团结、奉献、传承、创新”的中心精神,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不断提升极地海洋测绘工作能力,为祖国争光,为国家极地事业再添新的辉煌!

(本文配图除注明外,均由王朝阳、王剑提供)

(责任编辑:高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