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顺利闭幕。在这次大会的“中国角”活动中,中国展示了包括长江水生动物在内的众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拥有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独特而丰富,是值得全人类共同呵护的自然遗产。保护长江就是践行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11.1万艘渔船、23.1万渔民退捕上岸,助力长江休养生息。根据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消息,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推进,“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出现频率显著增加,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直击科考:“微笑天使”长江戏浪
2021年5月8日,湖北宜昌,江豚在长江上嬉戏觅食。视觉中国/供图
“我看到它们了!”梅志刚博士放下望远镜兴奋地说道。距离他所在的考察船约400米开外,两头长江江豚分明地拱着波浪。实际上,当天另一条更早出发的考察船已经几次传来发现长江江豚的消息。“我理解大家期盼的心情,也知道在这一带发现长江江豚并不意外,不过还是眼见为实吧。”梅志刚说。
这是发生在2022年9月19日上午的一幕,当天,“中国渔政051”和“中国渔政026”两艘科考船一前一后从武汉拔锚启航,驶向长江干流城陵矶方向。同一时间,长江干流四个江段的科考队伍同步出发,2022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正式启动。
作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的科研人员,梅志刚多年来一直从事长江江豚种群生态学及其保护生物学研究。此次,他负责长江城陵矶到湖口间长江江豚科考任务。当天,从武汉市中心的码头出发不久,他们就在汉南区的江面上锁定了长江江豚的身影。第二天,进入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又有十余头长江江豚如期而至。
在我国,类似的大型科学考察活动在2006年、2012年和2017年共开展过三次,而本次科考是在长江实施十年禁渔及《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发生的,因此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为了获得更加全面的观测数据,我们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据梅志刚介绍,此次科考使用的渔政船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业改造而成,搭建了专门的观察平台,每艘船分配16—18名科考队员,船员各有分工。从技术方法创新的角度,本次科考除了使用常规的目视和被动声学考察方式外,还增加了影像辅助观察系统(VAOS)和环境DNA技术(eDNA)等手段。梅志刚表示,运用影像辅助观察系统可以实现对考察水域的连续同步拍摄,进而提取江豚出水画面。环境DNA技术则是通过对长江干流水体的连续采样,获取水样中残留的水生生物种类信息。“通过水样分析,我们不仅能发现考察期间江豚是否在这里活动,还能测出它是否曾经经过这片水域。”
约一个月后,各段科考均已完成。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公布了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初步结果:与2017年的约1012头相比,长江江豚数量有所恢复,母子豚明显增多,武汉江段等一些过去的分布空白区也发现了长江江豚。十年内三次江豚科考结果显示,得益于“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生态环境改善,江豚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2022年11月9日,湖北宜昌,长江葛洲坝下游水域,江豚嬉戏跳跃,逐浪而行。视觉中国/供图
政府角色:长江大保护与江豚再现
居住在长江沿岸的居民常说:“长江环境好不好,江豚数量说了算。”
20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下游干流、鄱阳湖和洞庭湖的长江江豚总共有2700头左右,随后下降至2006年的1800头左右。长江豚类研究和保护的权威专家、水生所研究员王丁曾警示:“若不采取紧急的保护措施,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会下降到200头以下,到达灭绝的边缘。”然而,2012年的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的数量又快速减少到1045头左右。一系列冰冷的数字告诉人们,针对长江江豚的调查与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保护工作、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此为起点,相关部委和沿江各省市在生态环境修复、污染防治和渔业资源恢复等方面密集展开行动。201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以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抢救性保护行动”。此后,为了统筹解决长江“九龙治水”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流域保护法。
江豚再现,无疑是长江大保护成果的有力证明。
2018年10月21日,10多头长江江豚出现在武汉的一座长江大桥附近,引发了官方和民间的广泛关注。2020年,有人拍摄到长江江豚与武汉市的地标——黄鹤楼同框的画面。2022年11月28日,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长江流域已建立保护长江江豚相关的自然保护区13处,覆盖了40%长江江豚的分布水域,保护近80%的种群。如今,赤水河鱼类资源量增加了近1倍,鄱阳湖刀鲚的资源量逐年增加,多年未见的鳤鱼在长江中游再次出现。
科研助力:打赢长江江豚持久“保护战”
长江江豚的命运之所以出现转机,也是多方力量协作的结果,尤其是持之以恒的科学研究投入。
长江豚类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白鱀豚危急的处境,中科院水生所陈佩薰研究员领衔的团队率先提出三大保护措施,即原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
从1986年起,在水生所等单位的建议和推动下,我国相继建立了湖北新螺、湖北天鹅洲、安徽铜陵等三个专用于长江豚类保护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辟了天鹅洲长江故道这一迁地保护基地。30年间,通过迁地保护,天鹅洲的江豚种群数量从数头增至百余头。2015年,湖北何王庙—湖南集成垸江豚迁地保护区建立,目前现有种群已发展为一个包含30多头个体的群体。
在原地和迁地保护区建设的同时,人工饲养繁殖也取得了进步。1992年,一座集人工饲养和繁育研究的现代化场馆——武汉白鱀豚馆建立。
当白鱀豚于世纪之交近乎绝迹后,中国与此有关的事业陷入了低谷。在意识到长江仅存的另一种鲸类——长江江豚可能会重蹈白鱀豚的覆辙后,科研人员在国家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压力,利用前期打下的白鱀豚研究的基础,持续加强原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研究。1996年,武汉白鱀豚馆解决了江豚人工饲养的难题。2005年,全球第一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出生了,该个体在2022年顺利繁育出自己的后代。目前,武汉白鱀豚馆已构建了一个含7头个体的江豚人工饲养群体。
2013年4月,武汉,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内的江豚。视觉中国/供图
近年来,中科院水生所科学家尝试采取更加先进科学的手段优化江豚保护,如预测种群未来发展动态,以及摸清各地方种群的遗传背景,促进保护区之间进行个体交换,以实现江豚种群的复壮。
尽管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的趋势已经得到了遏制,但它们极度濒危的现状并没有改变,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从少见到频现,江豚的回家之路给人以启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相信未来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长江生物多样性必将走上复兴之路。
(作者:先义杰 《人与生物圈》杂志编辑部主任)
(责任编辑: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