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年第1期作者:殷培红
字号:默认超大|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0日,加拿大蒙特利尔,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最后一场记者会上,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右二)与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右三)、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吉尔博(右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副执行秘书库珀共同挽手祝贺会议取得成功。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摄

2022年12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习近平指出:“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唯一家园。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全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共同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中国理念: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过去200年来,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现代化,在取得高度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引发了众多污染事件,以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生态危机,不仅背离了现代化的初衷,也侵蚀着实现现代化的自然根基,影响到人类生存与发展。

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展现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让我们坚信人与自然相处不是零和博弈,人类发展与保护自然也不是单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形象生动的论述,明确指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利益相连、命运与共的基本关系。如果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服务。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必须改变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肆意破坏自然的行为,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在保护自然中寻求绿色发展新机遇。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态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21年9月22日在四川阿坝中华大熊猫苑内拍摄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 视觉中国/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二十大报告中还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这一系列重要理念,宣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全球生态环境挑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鲜明态度和责任担当,也为筑牢人类共同发展的共识基础提供了正确指引。

中国方案:从《昆明宣言》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作为COP15主席国,中国积极推动和引领生物多样性全球进程。2021年10月,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成功举办,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注入强大政治推动力。COP15第二阶段会议继续沿用昆明会议的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是联合国系统的大会首次采用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这一理念和中国方案的高度认同,反映了各国人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共同愿望。

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在各方协力推动、频繁磋商谈判下,《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经过昆明和蒙特利尔两个阶段会议,终于在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9日通过了全球高度期待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COP15第二阶段会议共通过了62项决定,这是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30周年之际,人类再次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作出的新承诺。大会达成的兼具雄心与务实平衡的“框架”,为国际社会树立了人类同舟共济的合作典范。


2021年5月6日在青海三江源拍摄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原羚 视觉中国/供图

“框架”以“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为方向,历史性地纳入了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的落地路径、历史性地决定设立“框架”基金、历史性地描绘了2050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框架”中设立了到2030年的23个行动目标,包括:至少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恢复退化生态系统30%,其中生物多样性重点区损失为0;全球食物浪费减半,外来入侵物种引入减半,高危化学品使用减半;等等。

在资金资源全球调动方面,“框架”提出从各个渠道(官方发展援助、金融机构、私营部门等)每年调动资金2000亿美元,并要求全球环境基金尽快在2023年设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同时,“框架”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到2025年每年提供200亿美元,到2030年达到每年300亿美元。这些资金目标和承诺为落实“框架”、确保其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这些目标和行动的设定,对于扭转当下生物多样性危机可谓正当其时,也尤为关键。最新研究发现,当前逾100万物种面临灭绝威胁,受监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自1970年以来下降69%,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惊人。面对危机与挑战,为了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必须同心协力及早采取行动,行而不辍。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将指引各方共同努力,遏制并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让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

中国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一贯高度重视与国际社会共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也是全球环境基金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捐资国。中国富有成效的努力付出和生动实践,为全球扭转与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树立了榜样,建立了信心。

通过多年努力,中国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中国在落实“爱知目标”(联合国制定的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目标)方面,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20个“爱知目标”中,实现并超越了设立陆地自然保护区、恢复和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增加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和碳储量等3项目标,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可持续管理农林渔业、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等13项目标取得良好进展。

几十年来,中国不遗余力地对珍稀濒危物种展开抢救性保护。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个,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创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陆域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在2019年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活动中,中国生态保护红线案例成功入选全球15个精品案例。近十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发现植物新种约200种,占全球植物年增新种数的十分之一。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2015年在福建武夷山拍摄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短尾猕猴 视觉中国/供图

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方面,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行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发布并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从10个优先领域、30个行动方面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有力指导。持续强化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启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推动《生物安全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二次审议草案)》相关立法进程,修订《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批法律法规。

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抓手,推动各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落实,形成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重点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长江十年禁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任务开展督察,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执法检查,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碧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渔政亮剑”和“昆仑行动”等系列执法行动,对影响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建立长江禁捕退捕的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联动协作机制,加大非法捕捞专项整治力度。

加强资金保障,1998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生态保护补偿领域资金近2万亿元。2017—2018年,连续两年安排超过2600亿元资金投入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是2008年投入的6倍。同时,利用财税激励措施,积极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年,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首期募资885亿元。2016—202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相关公益捐赠总额达17.57亿元人民币,带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工程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河湖与湿地保护修复、红树林与滨海湿地保护修复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中国森林覆盖率、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2000—2017年,全球绿化增长面积中25%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先后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十三五”以来,启动实施了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个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累计投入中央资金880亿元。在本次COP15会议期间,该项“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2021年5月7日在青海三江源拍摄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 视觉中国/供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年来,中国各地形成了一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典型案例,积极探索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自2017年起,中国已经命名了六批共468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长江流域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2016年以来,西藏、青海累计为群众提供生态岗位90多万个,农牧民增收近80亿元。

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会场布设的“中国角”共开展了26场边会活动,成都、嘉兴、湖州、昆明、南阳、深圳6个中国城市因其生物多样性的杰出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这些生动实践是中国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缩影,博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

中国积累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智慧和丰富实践正在跨越山海、跨越时空,越来越多地被世界认识与认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

站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起点,中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推动各缔约方落实“框架”要求,共建共治共享万物和谐、生机勃发的清洁美丽世界,为谱写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篇章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殷培红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自然生态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慧颖)

打印|